终末期肾脏病的血小板凋亡及多囊肾病DNA损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终末期肾脏病血小板凋亡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目的:探究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临床出血风险、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与相互关系;探讨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凋亡及其机制。方法:分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两部分。在临床研究中,通过回顾性分析278例ESRD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方法及血清肌酐(SCr)、甲状旁腺激素(PTH)、血小板(PLT)及其参数的改变,分别探究肾功能分期、原发疾病、替代治疗方法等因素对出血、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在实验研究中,首先对16例已进入ESRD阶段的尿毒症患者分血液透析组(HD)、腹膜透析组(PD)及非透析治疗组(ND)进行血小板凋亡和活化检测。制备患者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以血小板聚集仪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的去极化、磷脂酰丝氨酸(PS)的外翻表达、血小板活化指标P-选择素(P-Selectin)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尿毒症患者少血小板血浆(PPP)与正常人洗涤血小板孵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ΔΨm、PS及P-Selectin,用WesternBlot检测血小板Caspase-3及抗凋亡蛋白Bcl-2家族的表达变化。最后,分别以尿毒症毒素肌酐、尿素与甲状旁腺激素的不同浓度梯度刺激正常血小板并检测血小板凋亡。结果:临床研究发现ESRD患者出血发生率为25%,其中狼疮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患者占出血患者总数92.86%,各原发病种间Hb、PLT、MPV、HCT有显著性差异。慢性肾脏病(CKD)4期及CKD5期出血率高(26.47%、28.85%),CKD3期-5期Hb、PLT、PDW、HCT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LT与SCr呈负相关关系。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案间比较,出血率分别为HD32.61%、PD30.95%、ND15.09%,HD及PD组PLT明显低于ND组。实验研究发现16例尿毒症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尿毒症患者血小板ΔΨm降低(43.48±9.58,52.76±15.36,P=0.005),PS外翻表达增加(1.36±0.51,0.99±0.27,P<0.001),P-Selectin表达无差异(P=0.14);三组间上述检测指标无差异。尿毒症PPP与正常血小板孵育后检测发现,血小板ΔΨm明显降低(P=0.0001),PS外翻显著增加(P=0.002),P-Selectin无明显增加(P=0.14);Western-Blot检测到Caspase-3活化裂解的17Kd片段,抗凋亡蛋白Bcl-2、Bcl-xL低表达,促凋亡蛋白Bax高表达。毒素刺激实验发现随着浓度升高,肌酐、尿素、甲状旁腺激素均未能导致血小板ΔΨm去极化。结论: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具有较高出血倾向,出血风险与原发疾病有关并随着肾功能的进展而增加,患者血小板数量随着肾功能进展而减少。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患者较高的出血风险与血小板减低有关。尿毒症患者存在增强的血小板凋亡,这种凋亡趋势是多种毒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被透析纠正且与透析方式无关。血小板凋亡可能导致尿毒症血小板减少及血小板功能障碍。第二部分多囊肾病DNA损伤的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病(ADPKD)患者及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及其基因稳定性。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研究10例ADPKD患者(A组)、1个ADPKD家系中3例无症状者(B组)、20例健康对照者(C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损伤及在0.5Gy照射后的DNA损伤情况。采用彗星分析软件(CASP)进行图像分析,以尾DNA含量(TDNA%)评价淋巴细胞的DNA损伤程度。结果:A组照射前、后TDNA%(8.85%±0.14%,14.84±0.77%)及照射后TDNA%的增加值(5.99%±0.77%)均显著高于C组(7.50%±0.37%,12.46%±0.26%,4.96%±0.44%);B组均无临床症状,但其中2例照射前、后TDNA%均与C组相似,1例照射前、后TDNA%均值均接近A组。结论:ADPK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具有基因不稳定性,在环境因素刺激下,有可能通过基因突变启动多脏器囊肿形成。SCGE为进一步阐明ADPKD发病机制及其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作者】李明;
【导师】王兆钺;
【作者基本信息】苏州大学,内科学,2014,博士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出血;血小板;凋亡;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淋巴细胞;DNA损伤;单细胞凝胶电泳;
【参考文献】
[1]薛贵军.异种数据库协同机制的研究[J].冶金自动化,2004,04:26-28.
[2]包亮.情境模拟即席演讲法应用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2003,硕士.
[3]许倩倩.清代金陵私家园林与文学[D].安徽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4,硕士.
[4]张青虎.山西临汾艺校水彩教育实践的探讨与反思[D].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学,2014,硕士.
[5]刘祖丽.风险投资企业项目中止决策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04,硕士.
[6]胡文娥.小肽制品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养殖,2003,硕士.
[7]孙丛丛.内源性抗菌肽Cathelicidin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理改变中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内科学,2014,博士.
[8]曹强.基于施工沉降观测值预测深层回填土地基最终沉降[D].内蒙古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3,硕士.
[9]邱鼎.二穗短柄草BdMKK6.2基因的克隆和烟草的遗传转化[D].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工程,2013,硕士.
[10]陈周斌.加快浙江省铁路网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J].上海铁道科技.2004(06)
[11]杜星海,侯红.模糊聚类算法在软件度量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微机发展,2005,12:132-134.
[12]吴涛.基于BP神经网络的“农超对接”型供应链绩效评价[D].兰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2,硕士.
[13]宋佳.双洞公路隧道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及逃生条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2013,硕士.
[14]徐尼锋.基于32位ARM处理器的嵌入式农业综合测控平台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4,硕士.
[15]逄春梅.人参大片段DNA(100kb)转化灵芝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2,硕士.
[16]陈端吕,董明辉,彭保发,胡武贤.基于GIS的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分析与评价[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8-11.
[17]王炜.基于生物肌肉的仿生驱动装置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4,硕士.
[18]胡超.基于煤炭及其衍生产物的荧光碳点制备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
[19]姜旭平.慢性心理应激促进PANC-1荷瘤裸鼠移植瘤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3,硕士.
[20]钟艳花,余伟红,余永权.Web文本挖掘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4:167-169+196.
[21]王欢.基于可拓知识挖掘的性能传导配置设计研究及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2,硕士.
[22]俊杰.埃及“一·二五”革命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2013,硕士.
[23]贾毅.青岛城市足球联赛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2012,硕士.
[24]白洁.人工林对白冠长尾雉活动区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2013,硕士.
[25]盖倩.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社会工作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2014,硕士.
[26]王民.从“辛亥元老”到“慈善先驱”[D].扬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2012,硕士.
[27]漫淑芳.基于Legendre多项式的高阶剪切和法向变形板理论分析层合板的EFG方法[D].苏州大学,计算数学,2014,硕士.
[28]贺艳.磨粒叶序排布外圆砂轮的制备及其磨削机理的若干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29]李淑琦.基于Heston随机波动模型的近似精确仿真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30]袁军.技术性贸易壁垒下的中小外贸生产企业产品质量控制[D].宁波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31]张丛丛.分子反应控制的双质谱方案研究[D].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2013,硕士.
[32]李丽,翟宪兰,赫荣梅,李洪革,张万福,王玉柱.南马庄潜山内幕雾迷山组雾六段隔层封堵性分析[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0,S1:202-205+240+258.
[33]许胜余.进入供应链系统的物流[J].信息与电脑.1999(03)
[34]何琪.明正德朝政局与皇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13,硕士.
[35]刘晓华,韩旭.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多面体不确定随机广义系统鲁棒预测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3,04:600-604.
[36]梁文莉.2014年度国内国防制造技术大盘点[J].国防制造技术,2014,04:4-11.
[37]薛冰.等离子体氮化技术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硕士.
[38]马吉荣.ATM网络离散事件仿真方法及预测拥塞算法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39]冀一帆.急性胰腺炎胃肠道改变的MRI研究[D].川北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13,硕士.
[40]周娜.基于位置信息的车载自组织网络广播算法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41]朱烨.马克思主义个人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4,硕士.
[42]黄信远.华企云中国边疆史研究综论[D].扬州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2012,硕士.
[43]俞蓉蓉,林良华,徐云,李晓,祝荣旺.国内外儿童孤独症研究热点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2,03:364-365.
[44]夏菁.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经历满意度研究[D].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2013,硕士.
[45]任文军,孙景旺,钱汉林,翟作威,肖虎平.黄土山地多线地震采集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2,S1:5-8+221.
[46]丛日出.动车组轮对组成对动力学性能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2014,硕士.
[47]宋爱波,董逸生,陈静.基于Weblog的模式发现及应用的研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2,11:1331-1335.
[48]张毅.流媒体智能控制器后台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49]卢海琪.中小企业信托融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2004,硕士.
[50]谭文,涂其 ,周其节,梁天培.复结构奇异值的几何解释及其计算:两块情形[J].自动化学报,1996,06:723-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