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网络上利他行为的产生规律及演化过程研究
【摘要】在社会发展快速多变的时代背景下,激烈的竞争环境导致了利己主义的盛行。食品与药品安全问题、企业厂商的连环骗局、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以及青少年的道德缺失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和不容忽视的发展危机。利他行为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对良好风气的迫切需要引发了各领域学者对利他行为的普遍关注。利他行为是如何涌现和维持的、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成为了热点研究课题,而博弈论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建模和分析手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网络都是复杂网络,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为描述博弈关系提供了广泛应用的框架,网络中的点代表参与博弈的个体,边代表个体之间存在的博弈关系,个体的行为受到拓扑结构和交互规则的限制和影响,个体之间微观的相互作用在群体整体上产生宏观的现象。复杂网络上的博弈关注自私个体间涌现的合作现象,通过建立一定的博弈规则来研究自发利他行为的产生机制,为理解利他行为和探索促进合作的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对复杂网络上利他行为的产生规律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探索,本文根据博弈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誉和未来期望的利他行为机制,网络框架采用了空间小世界网络模型及无标度网络模型。机制中规定,参与博弈的个体有两种策略可以选择:合作和不合作,每个个体能且只能与其最近邻发生交互。作为本地信息,信誉用来衡量和评估个体在历史交互中的行为表现,博弈双方能够在决策前了解对手过去的行为,并根据对手信誉的高低来推测其在本次交互选择合作策略的可能性大小,所以信誉高的个体更容易被其他个体选作博弈对手。同时,将折现因子的概念引入到机制中用以描述个体对远期收益的看重程度,在重复博弈中,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个体对未来的期望越高,越有可能选择与他人合作以便建立良好的信誉。因此,个体在进行决策时不仅要考虑本次收益还要兼顾远期收益。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小世界网络还是无标度网络上,只要收益与花费的比值足够大,个体会在交互过程中积极建立良好信誉并自愿的与他人合作以达到最大化自身收益的目的。群体收敛时的合作水平并不完全依赖于群体初始平均信誉的大小,甚至在群体初始平均信誉比较小时,群体即可演化至完全合作稳态。在一定区间内,群体初始平均信誉的略微增长都会使合作水平显著提升。通过模拟真实环境中存在的非主观因素,我们发现两种网络上的合作稳态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在同等程度的干扰下,无标度网络上群体的合作状态比小世界网络更稳定。在群体合作涌现的临界点,即群体平均信誉先上升后下降的情况,小世界网络的动态信誉斑图表明,网络中长程连接的存在是导致出现新的低信誉团簇的主要原因,而合理的控制网络的随机性可以促进合作行为的产生。在无标度网络上,网络的异质性使得个体最终收敛到三种状态:完全合作、完全不合作及信誉以特定模式在固定区间内振荡,少量的大度数高信誉个体及大量的小度数低信誉个体相互制约使群体可以收敛到介于完全合作与完全不合作的中间状态。此外,在本文建立的机制下,网络的异质性对行为的传播没有促进作用。
【作者】邹蕴;
【导师】郭东伟;
【作者基本信息】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硕士
【关键词】利他行为;复杂网络;博弈论;合作;信誉;未来期望;
【参考文献】
[1]林楠.不同产地枸杞品质对比研究及优良株系的筛选[D].甘肃农业大学,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2013,硕士.
[2]孔婷婷.大学生抑郁认知易感者的注意偏向[D].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4,硕士.
[3]盛琳峰.基于氧化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4]张璐.高一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词汇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2,硕士.
[5]鲁琴.兔脂肪肝与正常肝内VX2移植瘤常规超声特征及超声造影对其血流灌注与血管生成的对比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013,硕士.
[6]赵乐.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教育学原理,2014,硕士.
[7]宋季耘.MEMS中热波导光开关的热学及力学特性研究和优化[D].重庆大学,工程力学,2014,硕士.
[8]王中锋.树型贝叶斯网络分类器鉴别式训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9]胡鹏.7TeV质子-质子碰撞中K_s~0,Λ和(?)产生的多重数依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粒子与核物理,2014,硕士.
[10]赵发君.RoboCup仿真2D系统的研究[D].安徽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3,硕士.
[11]杨超.BI转战平台[J].每周电脑报,2005,39:37-39.
[12]李国栋.韩国全罗南道小学汉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D].吉林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硕士.
[13]钟选斌,郭建维,傅宝林,彭进平,杨宇程.活性炭纤维对凝结水中Fe~(3+)的吸附研究[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4,04:127-131.
[14]李英.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级研究[D].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15]王梦洁.叶兆言小说中的文化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硕士.
[16]党威武1,李燕2.缓冲层对TiO2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03:.
[17]钱陆明.超级电容器电极用新型杂化碳材料的制备[D].南京理工大学,2013.
[18]许丽娜.关于表示完了的复合动词[D].复旦大学,日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19]李莎.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自锁模系统及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014,硕士.
[20]崔本顺.基于顾客价值的体验营销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企业管理,2004,硕士.
[21]李杨,潘郁.数据挖掘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53-58.
[22]SAP中国金融行业总经理栗树和博士.中国如何防范金融风险[N].计算机世界,2002-03-25C13.
[23]唐颖萍.《伊豆舞女》中的称谓语的汉译研究[D].吉林大学,日语笔译,2013,硕士.
[24]王谦,高军.我国不同地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检验[J].科研管理,2011,07:157-164.
[25]王梦悦.穷至实之理,于圣经明心[D].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哲学,2014,硕士.
[26]刘伟.智能CAPP系统中工艺路线和切削参数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0.
[27]蒋骏.城乡统筹背景下重庆市社会养老保险均等化研究[D].重庆大学,行政管理,2014,硕士.
[28]刘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2013,硕士.
[29]莫通贵.东莞贝纳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30]张文晋.金属铁、钴、镍和镍铝合金熔化性质的理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31]朱敏晓.“90后”大学生期望的未来直接领导素质结构及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行政管理,2014,硕士.
[32]苑世剑,何祝斌,刘钢,王小松,韩聪.内高压成形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1,10:2523-2533.
[33]何德铸,方安祥,李秀山.北京钢铁学院M-150计算机系统简介[J].冶金自动化,1981,06:55-56.
[34]谢立刚.PETSc探析与高性能并行数值软件包的设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
[35]江平,刘光磊,张瑞庭,鲁锐.航空弧齿锥齿轮接触印痕高度的一种控制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
[36]王全磊.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材料学,2014,硕士.
[37]尹伟,曹渊,胡宝山,鲜晓红.一种新型双氧水电化学传感器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2:74-76.
[38]魏明江.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价值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39]蒋一杨.脑梗死急性期缺血组织可恢复率与远期预后的关系[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4,硕士.
[40]陈洪建.客户关系管理(CRM)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3.
[41]卓彩.新HSK四级书写(完成句子)题型分析及应试建议[D].华中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2013,硕士.
[42]秦葱.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优质音乐课获奖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43]曹丽东.面向Restful Web Service的相似数据对象搜索技术[D].上海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44]龚正君.FIA-光度法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
[45]方丽梅.关于“STS教育”渗透到大学物理教育中的思考[D].四川师范大学,2004.
[46]赵林度.城市群协同应急决策生成理论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49-55+124.
[47]王建程.水产品生产综合计划方法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工程,2014,硕士.
[48]刘丹卿.N-(4-氨基丁基)-N-乙基异鲁米诺和血红素双功能化石墨烯材料的合成及化学发光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2014,硕士.
[49]钱进.最大频繁项目集挖掘技术研究与展望[J].微计算机应用,2005,06:14-16.
[50]顾成军.爵士萨克斯乐手的基本演奏素质—如何更好的演奏爵士乐[D].天津音乐学院,音乐(专业学位),2013,硕士.
- 下一篇: 时变信道下的时反OFDM水声语音通信技术研究
- 上一篇: 基于流—固耦合的汽车减振器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