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件教学与设计方法

体育课件教学与设计方法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0-05-24 分类:师大云端图书馆 shidacloud 喜欢:629
师大云端图书馆

体育课件教学与设计方法
在中学体育课件创作中,“教学设计”往往被体育课件的创作人员所忽视,究其原因,一些人认为只要把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动作用动画或视频呈现出来,把体育知识用文字表述出来,或者按照课堂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安排,然后再用课件制作工具软件将其集成起来,就是体育课件,不需要教学设计。笔者认为,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既不是可有可无,也不等同于体育课堂教学设计。在课件开发过程中,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体育课件制作的必要步骤,不重视教学设计,将会影响体育课件的教学效果。
师大云端图书馆
一、体育课件教学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1.教学设计与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
所谓教学设计,是对整个教学系统的规划,是教师教学准备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提出的具体教学方案。
体育课件教学设计是为创作体育课件制定蓝图的过程,它规定了体育课件的教学方向和大致内容,是体育课件制作的依据。体育课件的教学目标、课件的内容、课件的结构、课件媒体呈现形式等都受到体育课件教学设计方案的约束和控制。所以,在对体育课件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审慎思考、全面规划,以提高体育教学课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体育课件教学设计的特点
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是把对象放在系统当中,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综合考察对象,以达到优化地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体育课件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包括从学生特点与需求分析入手,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安排课件结构、选择呈现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前一个步骤是下一个步骤的起点,后一个步骤是前一个步骤的必然选择,由此,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的过程。
理论与实践统一——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过程。它既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成分,也有明确的教学实践指向性,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它的理论指导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理论分析课件的构成要素,对结构进行合理的安排,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分解、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媒体的呈现,都要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各种动作的分解与组合其实也就是安排可供学生操作和练习的规范,这些规范的实施直接指向学生的学习实践。在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中,体育课件的设计者应该从关心教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并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
具有创造性——体育课件制作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创造性主要体现在体育课件结构等环节的设计上。创造性是教学课件设计的基本特点,也是体育课件价值的体现。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的教学设计不同,不能完全照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体育课件的设计者在独特情境的背景中阐明需要、确定课件的跳转方式,对课件的媒体表现方式进行安排,课件内容的丰富性、教学问题方案的新颖等都来自体育课件设计者创造性的工作。
师大云端图书馆
二、体育课件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体育课件教学对象的分析
在体育课件的设计过程中,要树立明确的“学生观”,既将学生看成是教学对象,又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应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分析,包括其学习态度、起始能力、背景知识与运动技能等。
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运用体育课件学习,学生的态度有两类:一类是对体育本身的态度;另一类是通过体育而形成的态度问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它们既是其先前学习活动的某种结果,又是其后继学习活动的某种条件或原因。学习态度的认知与表达情感和态度对象之间关系概念或命题有关,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和理解,并由此会产生一定评价,这种认识和评价通常表现为领悟到了体育课程、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健身锻炼、课堂练习等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体育课件的设计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端正体育学习态度。
分析学生的起始能力——学生的起始能力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依据。学生的起始状态决定着教学的起点,是制定体育课件学习策略的基础。学生的起始状态,主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运动技能水平、身体状况、学习倩况、心理发展水平和学习心理准备水平等。体育课件设计中,如果仅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无视学习者起始状态,那么所制定或选择的学习策略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失效。有效的课件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视为其学习的起始状态。这就要求设计者注重体育课件内容中重点、难点、知识点的背景知识的安排。
分析学生的知识、情感、技能——体育课件中,新授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运动经历等背景会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学生已有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不论是从正规途径习得的还是由非正规途径习得的,都会在接受、理解、重构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运动技能结构、情感结构中发生作用。因此,体育课件教学设计必须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运动技能、情感等背景。
师大云端图书馆
2.体育课件教学目标设计
体育课教学目标有类似于其它学科的认知方面目标,同时还有其它学科不具有的教学目标,如:对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目标。因而,科学、合理地确定体育课件的教学目标,是进行体育课件教学设计时必须正确处理的首要问题,是衡量体育教学质量的尺度之一。
体育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建立在充分认识技能的教育价值基础上的,是各种教学任务的综合体现。体育课件教学设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对教学目标理解的片面化,如:有些体育课件的教学设计过分地突出知识和运动技能目标,其它目标则被忽视。笔者认为,在体育课件教学中除了要重视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目标外,还要注重教学内容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问题,注重通过体育课件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和健身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等。
体育课件教学目标不能仅仅描述体育知识和学生技能本身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要能较准确地描述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行为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能力与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制定和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时也为学习评价提供了依据。因此,体育教学的目标在表述上应包括三个部分:
一是说明在教学中确定的技能和行为;
二是说明学生完成任务时所允许的条件;
三是提出评价学生达成目标的标准,笼统含糊的目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师大云端图书馆
3.体育课件的内容分析与教学主题设计
体育课件教学设计中的这一步实际上要解决的是课件“传递什么”,以及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体育课件设计者的任务不仅是关心“如何呈现”的问题,而且应成为课件的创造者和主体,必须不断对文字教材的内容进行变革与创新。“传递什么”与“学什么”也不能划等号,学生对体育课件给出的学习内容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从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所以,对体育课件学习内容的分析不仅仅是对课标既定的学习内容的动作要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体育课件设计者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经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新建构。体育课件也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一些主题进行设计,形成专题的体育课件,主题设计则是在学习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对教学目标的价值判断,设计出更具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学习主题。例如:可以把跳高、跳远、跳山羊等技能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学习主题命名为“越过障碍”。
4.体育课件教学策略的设计
设计体育课件的教学策略就是解决“如何传递”、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其中“学”是“传递”的前提和依据,没有“学”的“传递”是没有意义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所设计的体育课件教学策略应实现下列三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学习方式上。应从机械性的模仿练习为主要特征的接受式学习向以自主体验、互助交往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转变;
二是内容呈现方式上,要从以规范动作的讲解示范为主要形式的定论呈现向以学生模仿、体验、感悟为主要形式的间接呈现方式转变;
三是体育课件的设计还要注重师生互动方式的设计,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设计,克服体育课件的单向传递倾向。
师大云端图书馆
5.体育课件教学媒体的设计
体育课件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一定的媒体形式来呈现的,在体育课件中呈现教学内容的媒体有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用这些媒体符号描述体育知识、模拟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及动作过程,对这些内容的合理布局与安排是体育课件设计者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体育课件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如:在学习足球规则中“越位”内容时,为了使学生能清晰地理解“越位’规则,最有效的呈现方式和使用的媒体就是用视频和图像来呈现,而不能使用文字描述。在选择媒体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中心地位,初中和高中体育课件中媒体呈现形式不完全相同,小学和中学又不相同,其最适用的媒体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都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
6.体育课件结构的设计
体育课件结构的设计就是把体现学习的过程通过某种连接方式体现出来,呈现出学生学习的基本结构以及各个部分、各部分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设计出直观而具有交流价值的课件学习结构。根据体育教学的不确定性特征,学习过程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将取代传统体育教学中“三段式”课堂结构,注重超文本和超媒体结构的运用、注重背景知识和延展性知识与技能的设计等是体育课件结构设计中必须重视的内容。
师大云端图书馆
7.学习评价的设计
学习评价是学生运用体育课件进行学习的重要环节,学习评价的设计就是对学习活动中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的考量与学生进一步进行有效学习建议的设计。体育课件应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在体育课件教学设计中,评价的重心应从终结性评价逐渐转向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体育课件教学设计应把教学过程中的课件系统的自动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作为重要的设计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把握评价环节,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戴进步,以实现自我激励作用,并及时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以校正不良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