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

微波处理改善木材浸注性及其机理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07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3785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功能化是实现木材高附加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目前,主要采用加压浸渍的方式,将功能剂压入木材内部,达到木材的功能化处理目的。但对于难渗透木材仍存在处理时间长、浸渍深度不够等问题。微波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木材的液体浸注性能,为木材的功能化处理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以杉木及樟子松木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及常压浸渍型功能材料的微波处理工艺,从微观构造、孔隙结构变化等角度揭示了微波处理材浸注性改善的机理。本论文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通过测试微波处理杉木的力学性能及加压浸渍吸水率,确定杉木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型功能木材的微波处理工艺。通过测试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的常压浸渍吸胶率,确定樟子松用于制造常压浸渍型功能木材的微波处理工艺。2)利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产生位置,利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微波处理材微观结构破坏情况,分析宏观裂纹及微观结构破坏对处理材液体浸注性能的影响。3)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获得微波处理樟子松木材宏观裂纹特征信息,研究宏观裂纹状态与液体浸注性能的相关关系。4)通过压汞法和氮吸附法分析处理材微观孔隙结构变化,揭示微波处理木材液体浸注性能的改善机理。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杉木(尺寸:600mm×80mm×25mm)用于制造加压浸渍型功能木材时,较优的微波处理工艺为:微波体积功率219.78kW/m3、含水率范围40%~60%、微波处理时间60s;樟子松(尺寸:600mm×80mm×25mm)用于制造常压浸渍型功能木材时,较优的微波处理工艺为:微波体积功率219.78kW/m3、含水率范围20%~40%、微波处理时间90s。2.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产生的位置集中在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的胞间层及轴向管胞间的胞间层,裂纹沿处理材径向发展;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杉木及樟子松微波处理材中均可观察到射线薄壁细胞与轴向管胞的胞间层处的微裂纹、轴向管胞胞间层处的裂纹、纹孔缘破坏及闭塞纹孔复位等现象;樟子松微波处理材中还可观察到交叉场纹孔区域产生破坏现象。微观构造破坏可以有效改善处理材液体浸注性能。3.通过图像类型转换、图像增强、图像分割及形态学处理操作,可以获得微波处理材宏观裂纹数量、长度、宽度及面积等特征信息,计算出处理材裂纹区域面积所占的百分数、裂纹总长度及裂纹平均宽度。4.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裂纹区域面积百分数与裂纹总长度与吸胶率(30min)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51和0.643,而裂纹平均宽度与吸胶率(30min)线性相关系数为0.271;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微波处理材吸胶率主要与裂纹区域面积百分数及裂纹总长度有关,多因素线性回归方程为:y=23.206+0.765×1+0.014×2。5.压汞法分析结果显示,经微波处理后,樟子松及杉木总孔体积、比表面积、中孔直径及孔隙率均有一定幅度增大。在具体的孔径分布方面,微波处理后樟子松及杉木木材管胞直径变化不大(樟子松微波处理材:6823.8nm左右,对照样:7082.3nm左右;杉木微波处理材:25908.4nm左右,对照样:25918.2nm左右)。处理材纹孔塞缘部位的小孔孔径增大(樟子松微波处理材:283.8nm左右,对照样:226.7nm左右;杉木微波处理材:921.1nm左右,对照样:480.2nm左右)。微波处理樟子松及杉木木材产生大量孔径小于13.7nm的微孔,使处理材比表面积大幅增加。微波处理材纹孔塞缘上小孔孔径及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大其液体浸注性能。6.氮吸附法分析结果显示,孔径分布范围18.59nm~40.03nm内,杉木微波处理材孔的数量小于对照样;在孔径分布范围40.03nm~343.3nm内,处理材孔的数量多于对照样。
【作者】何盛;
【导师】傅峰;
【作者基本信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基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微波处理;木材;液体浸注性能;机理分析;

【参考文献】
[1]李婷兰.奇迹束丝放线菌的安丝菌素合成及其培养条件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工,2013,硕士.
[2]代伟,柴天佑.数据驱动的复杂磨矿过程运行优化控制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4,09:2005-2014.
[3]王莹.第二届克利夫兰政府与委—圭边界纠纷[D].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2004,硕士.
[4]张梅.颗粒复合材料等效热导率的权残自洽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固体力学,2004,硕士.
[5]王宏波.北方交通重工集团结构件制造车间生产物流优化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工业工程,2013,硕士.
[6]牟东云.人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ALB/c小鼠建模的免疫学机制初探[D].遵义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4,硕士.
[7]郎晓旭.营运资本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8]王领.覆冰导线舞动及风荷载下输电线路稳定性分析[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工程力学,2012,硕士.
[9]吴平博.基于事件框架的主题相关文档智能检索的初步研究[D].清华大学,2004.
[10]王跃华.覆盖算法性能优化的若干研究及其实现[D].安徽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11]李小飞.基于柔性的服务型制造敏捷性研究及应用[D].江苏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2]李翠茹.细丝蛋白A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中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免疫学,2013,硕士.
[13]左紫薇.最佳ASIR权重低剂量扫描在胸主动脉CTA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控制工程,2014,硕士.
[14]吴坤岳.基于内聚力模型的胶接结构疲劳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车辆工程,2013,硕士.
[15]林楠.传媒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16]薛媛.基于CAN总线的图像压缩系统FPGA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17]陈永毅.关于常系数线性系统衰减时间的估计问题[J].自动化学报,1964,04:241-244.
[18]王建民.企业员工压力管理实践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19]苏建龙,米鸿,王彦春,张丰麒,唐静.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弹性阻抗反演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04:751-758+6.
[20]侯志强.脲、腈和酰胺在超临界醇或醇水混合体系中的醇解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4,博士.
[21]丁阿芳.集中供养模式下孤残儿童的心理行为偏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位),2012,硕士.
[22]陈志德,杨文采,李玲,王丽艳.松辽盆地北部深反射地震X~2分布处理及其深部地质特征[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06:654-660+708-580.
[23]杨璐.概念整合视角下粤语流行歌曲歌词中的隐喻分析[D].西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24]刘永耀.Excel数据导入Oracle数据库表方法的研究与对比[D].东华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25]岳田.几类演化型算子渐近行为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数学,2014,硕士.
[26]李爱星,郭云林.XML在信息融合技术中的应用[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4:74-77.
[27]胡彬.颜元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28]董程程.基于XBRL财务报告的舞弊识别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29]董明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珠三角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物流工程,2012,硕士.
[30]冯毅.JPEG XR的码率控制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1,硕士.
[31]郝敬松.基于改进的AdaBoost算法与局部特征方法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系统工程,2013,硕士.
[32]付岳.TRIPs框架下专利权限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国际经济法,2014,硕士.
[33]尹壮威.电晕处理机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2013,硕士.
[34]王奕琳.马尔库塞社会发展观的当代解读[D].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3,硕士.
[35]何鹏松.我国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D].湖北大学,政治学理论,2012,硕士.
[36]刘杰.破解征地拆迁困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37]朱长华.球团生产质量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4.
[38]崔力升.长春市工商联经济服务职能研究[D].吉林大学,公共管理,2013,硕士.
[39]桂巍.恒流DC-DC变换器在LED驱动电路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电路与系统,2013,硕士.
[40]刘淑霞.毫米波倍频放大链路的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41]王荣辉.区域交通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
[42]张莲伟.国际私法中的消费者保护[D].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际法学,2013,硕士.
[43]肖翠明.无线传感网中规则拓扑结构的源路由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2012,硕士.
[44]晁悦.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控股的立法反思与前瞻[D].华中师范大学,经济法,2013,硕士.
[45]陈宝艳.产后缺乳与中医体质及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2014,博士.
[46]庆飞.基于组合挖掘的反铲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D].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4,硕士.
[47]周立忠.等离子喷涂SiC/Al_2O_3纳米复相陶瓷涂层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2004,硕士.
[48]陈春艳.一种新型检前记录回放系统的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1,硕士.
[49]汪杰.基于UG的压气机叶轮造型系统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50]黄训健.MK-801局部给药拮抗水杨酸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