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聚氨酯敷料在骨科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纳米银聚氨酯敷料在骨科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12-21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3861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目的:聚氨酯是一种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医用材料,它具备极好的物理性能,具有较高的机械相溶性。目前,聚氨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医学治疗过程当中,但治疗中,其植入人体后仍会表现出不容忽视的感染表现,这种感染的出现,因其致病菌大多为多重耐药菌。目前针对抗菌性细菌生物膜最有效的应用方法之一,是将聚氨酯与纳米银两种材料相结合,从而使聚氨酯材料的本身产生具有杀菌性能,最终起到良好的抗菌效果。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通过体外试验,来比较不同浓度纳米银聚氨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之后再对抗菌效果最佳的纳米银聚氨酯与单纯医用聚氨酯材料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出纳米银聚氨酯在骨科创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研究自2011年8月分到2014年1月分在本院骨科住院的挤压伤或者撕脱伤后出现创面难以愈合的患者75例,患者入组后均严格按照数字随机法则进行随机分组,总共分为5组,纯聚氨酯组15例,其余四组分布为纳米银浓度0.5%、1%,2%及5%,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及排除标准,其中纯聚氨酯材料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7~39岁,平均(33.467±3.335)岁,创面面积:6-18cm2,平均(12.467±3.226)cm2,致伤原因:撕脱伤8例,挤压伤2例,混合伤5例,创面部位:头面部3例,前胸3例,后背2例,四肢7例,既往治疗情况:初次治疗2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12例;0.5%纳米银聚氨酯组:男:10例,女5例,年龄31~41岁,平均(34.533±3.543)岁,创面面积:6~17cm2,平均(11.933±3.369)cm2,致伤原因:撕脱伤6例,挤压伤4例,混合伤5例,创面部位:头面部2例,前胸2例,后背2例,四肢9例,既往治疗情况:初次治疗3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12例;1%纳米银聚氨酯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9~42岁,平均(35.333±3.739)岁,创面面积:5~17cm2,平均(12.733±3.411)cm2,致伤原因:撕脱伤5例,挤压伤5例,混合伤5例,创面部位:头面部2例,前胸2例,后背3例,四肢8例,既往治疗情况:初次治疗2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13例;2%纳米银聚氨酯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8~43岁,平均(34.467±3.662)岁,创面面积:7~18cm2,平均(12.733±3.432)cm2,致伤原因:撕脱伤5例,挤压伤4例,混合伤6例,创面部位:头面部1例,前胸2例,后背3例,四肢9例,既往治疗情况:初次治疗4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11例;5%纳米银聚氨酯组:男:12例,女3例,年龄29~40岁,平均(34.933±3.515)岁,创面面积:7~18cm2,平均(12.867±3.378)cm2,致伤原因:撕脱伤5例,挤压伤5例,混合伤5例,创面部位:头面部1例,前胸3例,后背3例,四肢8例,既往治疗情况:初次治疗4例,既往曾行手术治疗11例,纯聚氨酯材料组与4组不同浓度纳米银聚氨酯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创面面积、致伤原因、创面部位以及既往治疗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参见附表1、2)。所有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首先制备不同浓度纳米银聚氨酯以及选择单纯医用聚氨酯材料进行体外试验,通过常见医院耐药菌培养计数判断及选择抗菌作用较好的聚氨酯材料,之后选择抗菌作用最好的聚氨酯材料,与单纯的医用聚氨酯材料进行比较,两组换药次数、治疗期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住院时间,统计治疗后3天两组聚氨酯创面愈合情况,及计算分析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治疗后7天两组聚氨酯患者白细胞计数,凝血功能变化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和肿瘤坏死因素-a的变化情况,最后在治疗后患者出院时或者需要再次手术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不同浓度纳米银聚氨酯菌落计数结果比较:不同浓度纳米银聚氨酯菌落计数比较发现,随着纳米银浓度的升高其抗菌能力增强,其中5%纳米银聚氨酯组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为(1.980±0.254)×106cfu/ml,显著低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的(2.307±0.237)×106cfu/ml,显著低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的(2.787±0.434)×106cfu/ml,显著低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3.027±0.231)×106cfu/ml(P<0.05),5%纳米银聚氨酯组培养大肠埃希菌菌落数为(4.660±0.302)×106cfu/ml,显著低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5.100±0.461)×106cfu/ml,显著低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6.260±0.508)×106cfu/ml,显著低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7.047±0.362)×106cfu/ml(P<0.05),5%纳米银聚氨酯组培养白假丝酵母菌菌落数为(1.367±0.277)×106cfu/ml,显著低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1.713±0.277)×106cfu/ml,显著低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2.100±0.302)×106cfu/ml,显著低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2.540±0.424)×106cfu/ml(P<0.05)。体外试验两组菌落计数结果比较:1周后体外试验发现,5%纳米银聚氨酯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计数为(1.873±0.294)×106cfu/ml,显著少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3.527±0.388)×106cfu/ml(t=13.152,P<0.001),5%纳米银聚氨酯组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为(4.533±0.447)×106cfu/ml,显著少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7.573±0.413)×106cfu/ml(t=19.351,P<0.001),5%纳米银聚氨酯组白假丝酵母菌菌落计数为(1.367±0.226)×106cfu/ml,显著少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2.627±0.322)×106cfu/ml(t=12.416,P<0.001)。各组抗凝血程度及测定全血凝固时间比较:本组发现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抗凝血程度为(0.552±0.069),2%纳米银聚氨酯组为(0.569±0.087),1%纳米银聚氨酯组为(0.553±0.089),0.5%纳米银聚氨酯组为(0.545±0.064)(P>0.05),抗凝血程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示4个分组的总体均值无差异。同时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8.638±0.609)min,全血凝固时间显著长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的(7.215±0.542)min,显著长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的(6.524±0.559)min,显著长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6.053±0.583)min(P<0.001)。各组凝血常规检查结果比较:5%纳米银聚氨酯组APTT时间为(34.643±1.123)s,显著长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的(30.530±0.618)s,显著长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的(25.567±0.486)s,显著长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24.433±0.637)s(P<0.05),5%纳米银聚氨酯组PT时间为(13.560±1.042)s,显著长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2.460±0.678)s,显著长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1.080±0.520)s,显著长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0.253±0.667)s(P<0.05),5%纳米银聚氨酯组TT时间为(14.333±1.219)s,显著长于2%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3.093±0.550)s,显著长于1%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1.693±1.003)s,显著长于0.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1.367±0.554)s(P<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上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1周内即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两组聚氨酯患者上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后1天,纯聚氨酯材料组上皮生长因子为(26.527±0.996)pg/m1,显著低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34.493±1.195)pg/ml(t=-19.835,P<0.001),治疗后3天,纯聚氨酯材料组上皮生长因子为(39.393±1.140)pg/ml,显著低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45.473±1.153)pg/ml(t=-14.524,P<0.001),治疗后7天,纯聚氨酯材料组上皮生长因子为(45.347±0.846)pg/ml,显著低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103.013±2.193)pg/ml(t=-96.165,P<0.001)。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比较:1周内即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两组聚氨酯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比较,治疗后1天,纯聚氨酯材料组肿瘤坏死因子-a为(11.627±2.191)pg/ml,显著高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5.350±0.719)pg/ml(t=10.541,P<0.001),治疗后3天,纯聚氨酯材料组肿瘤坏死因子-a为(23.153±2.210)pg/ml,显著高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4.133±0.901)pg/ml(t=30.868,P<0.001),治疗后7天,纯聚氨酯材料组肿瘤坏死因子-a为(52.587±2.862)pg/ml,显著高于5%纳米银聚氨酯组的(4.353±0.555)pg/ml(t=64.086,P<0.001)。两组换药次数、治疗期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期间5%纳米银聚氨酯组总换药次数为(1.200±0.414)次,显著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4.867±0.352)次(t=26.136,P<0.001),治疗期间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中,5%纳米银聚氨酯组为(1.520±0.170)分,显著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4.220±0.174)(t=42.999,P<0.001),术后住院时间方面,5%纳米银聚氨酯组为(7.947±0.168)天,显著少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12.213±0.200)天,(t=63.281,P<0.001)。治疗后3天两组聚氨酯创面愈合情况比较:治疗后3天由同一管床医师统一评价创面愈合情况,其中,5%纳米银聚氨酯组创面干燥结痂28例,显著高于纯聚氨酯材料组创面干燥结痂16例(P<0.05),另外纯聚氨酯材料组创面创面缩小11例,纯聚氨酯材料组创面红肿22例,纯聚氨酯材料组创面分泌物增加11例,5%纳米银聚氨酯组创面创面缩小14例,5%纳米银聚氨酯组创面红肿13例,5%纳米银聚氨酯组创面分泌物增加5例,5%纳米银聚氨酯组出现创面缩小病例数,高于纯聚氨酯材料组,但无显著差异。5%纳米银聚氨酯组出现创面红肿和分泌物增加病例数,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但无显著差异。1周内两组聚氨酯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1周内即治疗后1天、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两组聚氨酯患者白细胞计数比较发现,5%纳米银聚氨酯组白细胞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内,而纯聚氨酯材料组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正常范围,其中5%纳米银聚氨酯组治疗后1天白细胞计数为(6.573±0.542)×109/L,显著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10.647±0.946)×109/L(t=14.476,P<0.001),5%纳米银聚氨酯组治疗后3天白细胞计数为(7.960±0.699)×109/L,显著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17.513±0.868)×109/L(t=33.195,P<0.001),5%纳米银聚氨酯组治疗后7天白细胞计数为(7.167±0.541)×109/L,显著低于纯聚氨酯材料组的(13.493±0.846)×109/L(t=-24.396,P<0.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在治疗后患者出院时或者需要再次手术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其中5%纳米银聚氨酯组优秀率达到优良率为71.7%,显著高于纯聚氨酯材料组优良率的45.0%(χ2=8.777,P=0.003)。结论:1含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是一种较好的抑菌生物材料,在体外能极好的抑制常见医源性感染致病菌。2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相对于单纯即普通医用聚氨酯材料,能更好的抑制常见医院致病菌的生长。3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能显著减小抗凝血程度,利于患者机体抗凝血。4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不影响凝血功能,从而减少和预防血栓形成。5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舒适度,并缩短住院时间。6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达到缩小创面的目的,同时还能减少红肿及分泌物增加现象。7含5%纳米银聚氨酯医用材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能显著增加创面上皮生长因子水平。8含5%纳米银聚氨酯敷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能显著减少创面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减轻局部炎症反应。9含5%纳米银聚氨酯敷料运用于开放性创面,尤其是骨科的撕脱伤、挤压伤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复杂创面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宇飞;
【导师】赵建宁;
【作者基本信息】南方医科大学,外科学,2014,博士
【关键词】纳米银聚氨酯;骨科;创面;应用价值;体外试验;

【参考文献】
[1]孙宏艳.时尚哲学的诗意栖居[D].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13,硕士.
[2]李大庆.W公司P产品装配线准时化生产系统方案研究[D].山东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3]季南南.罗蒂新实用主义真理观探析[D].兰州大学,外国哲学,2013,硕士.
[4]白春礼.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前夜[J].科技导报,2013,07:15-17.
[5]王媛.城市的传统景观特质保护与空间设计的方法论研究[D].浙江大学,市政工程,2004,硕士.
[6]赵君.基于8051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D].吉林大学,软件工程,2012,硕士.
[7]王明阳.基于SOA的区级电子政务平台系统方案研究[D].天津大学,公共管理,2013,硕士.
[8]张爽.饮食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4,硕士.
[9]黎淑芬.松材线虫病诱导抗病性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2004,硕士.
[10]毛旭艳.功能化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11]郑征,曹敏.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6种树种幼树在林下的光合作用[J].植物生态学报,1998,06:20-25.
[12]阿拉努尔·穆合塔尔.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NLRP7蛋白caspase-1蛋白及IL-1β因子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妇产科学,2014,硕士.
[13]胡乐明,曾锦辉.接入网的发展及技术综述[J].现代电信科技.1997(03)
[14]郑毅,董晓峰.兰州市城市供水安全对策探究[J].甘肃科技,2015,04:4-6.
[15]李高.城镇化进程中的民间信仰精英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16]王莹.论陈独秀建党前后至大革命时期的历史贡献[D].辽宁大学,中共党史,2012,硕士.
[17]常建平.王道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经验[D].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医史文献,2014,硕士.
[18]唐国华.电影课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成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04,硕士.
[19]刘卫.预加固对软弱围岩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20]吉涛.重庆用电市场细分及电力营销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电气工程,2003,硕士.
[21]姚强.单晶金刚石弹性浮动研磨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22]李宛蓁.巴东县行政服务中心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2013,硕士.
[23]刘鑫.黄色粘球菌DK1622基因组的简化[D].山东大学,微生物学,2013,硕士.
[24]田文霞.面向知识管理的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03,硕士.
[25]范利平.当下中国劳资关系紧张的伦理分析[D].苏州大学,伦理学,2012,硕士.
[26]杨宛玥.实用书写的艺术意味[D].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2013,硕士.
[27]姜翠.丙型肝炎病毒自发清除者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D].吉林大学,内科学,2013,硕士.
[28]刘义.基于FPGA的并行多通道超声波探伤系统设计[D].安徽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4,硕士.
[29]李斌,李永丽,贺家李.750kV线路保护与并联电抗器动作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1:40-44.
[30]王立丽.北京—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2012,硕士.
[31]李彩凤.绿色重点镇规划相关技术指标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2013,硕士.
[32]姜黎.科技政策引导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
[33]蒋馨仪.图文背后的现实创痕[D].上海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34]吴昊.药根碱对HepG2细胞和金黄地鼠的降血脂活性及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4,硕士.
[35]刘德超.内部营销导向的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变革[D].青岛大学,旅游管理,2004,硕士.
[36]陶珍.地权变动:治理结构演变的经济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农业推广,2014,硕士.
[37]屈东艳.从近年频发的社会热点事件看我国公民道德问题[D].延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硕士.
[38]李艳艳.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介入术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9]张矛.喹喔啉苯腙衍生物和肉桂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2013,硕士.
[40]李想.公诉案件简易审判程序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诉讼法学,2014,硕士.
[41]袁超.生态视角下的比较[D].河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4,硕士.
[42]罗改霞.锂离子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43]罗丽卿.幼儿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2012,硕士.
[44]刘慧.铁路货物装载加固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45]聂红芬.钌络合物催化苯乙酮还原反应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2013,硕士.
[46]张桂彬.正常人肋骨形态与力学特点及两种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外科学,2013,硕士.
[47]李津淞.复杂环境下无约束运动体多目标运动规划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48]胡巍.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维度下的公民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2,硕士.
[49]霍乾涛.电力系统中的电压瞬间跌落研究[D].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50]李素玲.高效洁净空调机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2004,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