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部分地区HIV/AIDS初治患者的原发耐药与亚型流行状况及特殊患者的疗效与耐药研究
【摘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被认为是现今治疗HIV/AIDS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HIV-1病毒的耐药突变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主要障碍,无论是未治疗患者体内HIV-1原发耐药突变还是已接受治疗患者体内的HIV-1继发性耐药突变,都会导致治疗失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艾滋病传播概率;而特殊亚型的HIV-1毒株也会加快疾病的进展。因此,分析HIV-1病毒的原发耐药突变状况和亚型分布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及时了解HIV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指导临床的针对性治疗;此外,由于国内用于艾滋病救治的药物还非常欠缺而且分布不均衡,目前国内对合并HBV等其他病毒感染以及一线治疗失败的特殊艾滋病患者群体的耐药和疗效缺乏总体分析和评价,将不利于这些患者的长期可持续性治疗。因此,本论文就上述几部分内容开展了相应的研究。第一部分未治疗患者的HIV-1病毒原发性耐药及亚型/噬性研究第一节:HIV-1病毒的原发性耐药与亚型分析目的:分析我国部分地区近20年来在HIV/AIDS患者中的HIV-1的原发性耐药发生情况,及在这种长时间跨度中流行病毒株亚型的变化情况。方法:以1990-2012年间收治的全国20多个地区的914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成年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In-house的RT-PCR加测序的方法检测pol基因的耐药突变,并通过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http://hivdb.stanford.edu)获得耐药突变位点及耐药分析结果。采用REGAHIVBLAST确定病毒的基因亚型。利用计算生物学比较pol基因中非同义突变/同义突变基因(Ka/Ks)比例,确定不同选择压力之下pol基因耐药突变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1)本研究原发耐药检测成功率为82.5%(754/914),其中70.9%的患者是经性途径传播的。20年来平均原发耐药率为4.64%(35/754)左右,其中针对一种药物原发耐药率为3.97%(30/754),针对两种药物的是0.66%(5/754)其中90年代初期最低,后缓慢增加到2004年前后快速增高,近5年则达到较高水平,原发耐药率为8.67%的,显著高于其他三个时间段:<1995年的1.61%(p=0.01),1996-1999年间的2.0%(p=0.004)和2000-2004年间的4.58%(p=0.013)。(2)针对RT基因的原发耐药比例为68.57%,针对Pro区的占42.86%。其中NRTI发生原发耐药15例次(1.99%),NNRTI有13例次(1.72%),针对PI有12例次(1.59%)。原发耐药率在三中药物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759)。NNRTIs原发耐药中有10例为高度耐药(10113,76.9%),而NRTIs耐药病例中只有1例为高度耐药(1/15,6.7%),对Pls耐药的病例中有3例为高度耐药(3/12,25.0%)。最常见的NRTI突变位点在TAMs中是K70NR(11.11%)和L210WM(8.33%),非TAMs区是V75IML(13.89%)和V118I(13.89%),多重耐药位点中T69Ins的比例也达到13.89%。针对NNRTI中最常见的突变时K103N(13.89%)%,还有VI79AE(11.11%):和Y181C(11.11%)。针对PI类药物常见的位点有M46I(11.11%),N88D(8.33%)、N83K(8.33%)和A71T(8.33%)。35例原发耐药患者中有34.1%(11/35)来自北京。(3)Ka/Ks比值显示在02-06年及07-10年间,HIV-1pol基因受到较强的正向选择压力,突变率显著上升。Ka/Ks比值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pol基因中蛋白酶基因Pro(36-99aa)、逆转录基因RT-1(162-333aa)和RT-thumb(337-406aa)区段,与国内使用的药物相符合。累计Ka/Ks比值动态反映了pol基因突变频率可能在受到国内整体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案的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规律。(4)在754例患者中,主要亚型分布是AE亚型227例(30.13%)、B/B’亚型205例(27.18%)、BC亚型187例(24.82%)为主,三者占总体亚型的82.13%。在95年前感染的患者60%是B亚型,但到了2010年减低到13%左右(p<0.05);AE亚型在90年代初期不到1%,目前已经上升到47.3%(p<0.01)。但07/08BC的总体变化稳定在20.8-25.9%之间。(5)共754例患者的亚型分布有地区性的差异,其中各地区中B亚型主要分布在河南(76.4%),还有北京(26.8%)、陕西(35.0%)、上海(21.9%)。AE亚型主要分布在北京(占32.6%)、上海(占37.0%)、广东(占42.1%)、福建(40.4%)、陕西(占40.0%)等地区。07/08BC亚型主要分布在云南(占58.0%),还有广东(占23.8%)、北京(占24.7%)、福建(占21.7%)等地区。(6)在754例研究对象中,性途径感染520例(占69.0%),其中异性性接触感染314例(占41.7%),同性性接触感染206例(占27.3%);血液途径传播152例(占20.2%)。CRF01AE亚型占全部性途径感染的38.8%%,占同性性传播途径感染者的42.7%,占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者的36.3%。(7)B亚型、CRF01AE和07BC/08BC的原发耐药率分别是8.78%(18/205)、5.29%(12/227)和1.07(2/178),三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7)。结论:本研究首次对我国部分地区近20年来的原发耐药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平均原发耐药率为4.64%。从最早的1.61%逐步增高到现在的8.67%,20年间原发耐药率提高了近5倍,且多是针对RT区的耐药突变。计算生物学的Ka/Ks比值动态反映了pol基因突变频率随在药物种类以及国内宏观治疗策略和实施方案影响下的动态变化规律。在非静脉吸毒的初治患者人群中早年以B亚型为主,近期以AE亚型为主,相应的传播途径也由血液途径转为性途径为主。性途径传播的主要亚型是AE亚型,并且亚型分布也随着感染途径的不同呈现地区性差异。第二节:AE亚型病毒及噬性与疾病快速进展的相关性研究目的:研究HIV-1的亚型CRF01AE作为一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其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与经性途径感染患者出现疾病快速进展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收集了来自12个分中心的201例未治疗的患者,采集抗凝血浆进行了HIV-1病毒噬性的分析。噬性的判断是通过v3环的序列测定得到的。共有包括这201例患者在内的235例未治疗的性感染的患者参与研究,并回顾性的评估了可能血清学转阳的时间(EDS)。从EDS到进入艾滋病发病期的平均时间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分析。风险比值HR用Cox模型分析完成。结果:在研究患者人群中CRF01AE亚型占优势(46.0%),特别是在男同性恋者(MSM)组中。进一步分析显示,×4嗜性的比例在CRF01AE亚型中的比例(45.5%)要显著高于在其他亚型中的比例(CRF07/08BC,4.3%,B,6.1%,P<0.001)。与非AE亚型的患者相比较,感染了CRF01AE亚型与患者从EDS快速进展到艾滋病期(4.8年Vs6.4年,P=0.018)密切相关。在多变量模型的分析中,感染CRF01AE病毒的校正风险比值(AHR)为1.42(95%CI,0.99-2.03,P=0.057),且和病毒载量因素无关。AE亚型的存在也与快速进展到艾滋病严重免疫缺陷的晚期密切相关(AHR,1.81,95%CI为1.03-3.18,P=0.038)。结论:CRFO1AE亚型在我国性途径传播的HIV感染中占主要优势,感染了AE亚型的病毒与快速进展到艾滋病期以及出现严重的免疫缺陷密切相关。在CRFO1AE亚型中出现×4噬性的病毒株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亚型中×4噬性出现的比例。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危险因素对今后针对这一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显著的意义。第二部分特殊艾滋病患者的疗效评价与耐药分析第一节:HIV-HBV共感染患者的疗效评价与耐药分析目的:研究合并HBV共感染的HIV患者,使用含3TC单药HAART方案与含有3TC+TDF双药HAART方案的针对HIV和HBV病毒的抑制效果,以及共感染患者体内的HBV和HIV在治疗过程中耐药的发生情况。方法:从913例初治的成年艾滋病患者中挑选出HBsAg阳性至少6个月时间的HIV-HBV共感染者共55例。给予3TC+TDF+EFV/NVP或3TC+AZT/d4T+EFV/NVP两种方案治疗96周,分别在基线、12周、48周和96周检测这些患者的HIV-RNA和HBV-DNA的载量。对这些点采集的血浆标本,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同时检测共感染者血浆中HIV-1病毒和HBV病毒针对3TC的耐药突变情况。同时用普通sanger测序方法进行比对。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重复测量检验(Kruskal-Wallisnonparametrictest)来比较CD4计数、HIV-1RNA和HBVDNA在基线和各随访点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接受HAART治疗96周后,共感染患者的CD4细胞的计数在治疗前的基线时为149个/uI,96周治疗后上升到281个/ul。HIV-1RNA载量和HBV-DNA载量均下降到了检测下限(<20拷贝/ML和<201U/ML)。HIV-1RNA在治疗12W时已经显著降低,进一步按照是否含有TDF的方案来分组发现,含有3TC+TDF方案的组中HIVVL下降的速度略低于3TC组。而HBV-DNA的载量在治疗过程中也呈现显著降低,但完全控制的比例较低。有趣的是HBV的载量在3TC+TDF组中被抑制的更快,到治疗48周时,几乎达到100%完全抑制。在10例患者中没有1例出现HBV-DNA反弹,而在3TC单药组有26.7%(12/45)出现了HBV-DNA反弹。HBV针对3TC的rt180和rt204的耐药突变分别为60%和80%左右。在3TC方案组中有1例患者(2.2%,1/45)发生了HIV针对M184V和K103N的耐药突变。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我国HIV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2年的疗效和耐药分析。含有3TC或3TC+TDF的HAART方案均能控制HIV和HBV病毒的复制,但仅使用3TC单药治疗HBV的效果比3TC+TDF的效果差,并且长期治疗后易引起HBV针对3TC的耐药突变。第二节二线治疗患者的疗效评价与耐药分析目的:通过建立多中心、前瞻性的队列,开展我国一线治疗失败的耐药患者在使用TDF/3TC/LPVr的二线方案治疗两年时间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入选条件为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成年患者,病毒载量要求>400拷贝/ml。共有符合条件的患者84人被纳入,进行国家二线方案TDF/3TC/LPVr治疗为期两年。每3个月随访一次,采集基线和每个随访点的CD4+T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对每例患者在基线和病毒反弹时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基因型耐药。对病毒学无应答或病毒反弹的患者用HPLC+UV的方法检测了血浆中LPV的药物浓度。对基线和治疗2年时的患者的血肌酐、eGFR和CrCI进行了检测。结果:在基线,84例接受二线方案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47.6%、19.0%和17.9%的患者发生了针对3TC、TDF或者是3TC+TDF的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是TAMs、M184V、K103NS以及Y181CI。治疗2年后,CD4细胞计数中位数从基线的191增加到341个/mm3(P<0.001),病毒载量从4.391g下降到低于检测下线(1.60lg)(P<0.001)。共有66.7%的患者在治疗2年后病毒载量低于40cp/ml的检测下线,但同时有11例患者发生了病毒反弹,这其中有72.7%(8/11)的患者血浆LPV的浓度远低于有效药物浓度的下线。治疗2年期间在26.6%的患者中共发生68例次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其中胃肠功能紊乱、肝毒性以及皮疹最为常见。94.1%的不良事件为Ⅰ级或Ⅱ级。检测结果显示血肌酐、eGFR和CrCI等指标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为期2年的治疗时间里,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耐药患者,采用二线TDF/3TC/LPVr的方案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对于那些原本就有针对3TC和TDF耐药的患者,在仅有LPV单药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仍能很好的抑制病毒复制。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因为服药依从性差导致的病毒反弹,反映了血药浓度检测能有效地帮助监控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利于合理分析和评估药物方案的临床疗效。
【作者】韩扬;
【导师】李太生;
【作者基本信息】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2014,博士
【关键词】艾滋病;原发耐药;病毒亚型;噬性;合并感染;二线治疗;3TC;TDF;LPV;
【参考文献】
[1]刘明玉.医患互动中的两种行动逻辑[D].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2]张夏楠.上杭县茶地乡客家文化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3,硕士.
[3]蔺爽.甘肃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商学院,数量经济学,2014,硕士.
[4]龙胜春,龙军.一种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压缩方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4,02:210-213.
[5]李炜,杨慧中.具有非奇异约束的线性卷积混合信号盲分离联合对角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4,03:541-545.
[6]刘佳.适老型住宅价值链及价值创造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工程,2013,硕士.
[7]朱渝.城镇化进程中群体性事件行政法防治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014,硕士.
[8]李鹏.基于PCS7平台湿法烟气脱硫仿真系统的研制[D].北方工业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4,硕士.
[9]王蓓蓓,李扬,万秋兰,姜勇.需求弹性对系统最优备用投入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11:13-17.
[10]肖化政.GIS环境下供水管网故障时决策系统的研究[D].湖南大学,市政工程,2003,硕士.
[11]王兆博.格列本脲原料药生产线产能提升研究[D].天津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12]周朔瑶.合金相的团簇式结构规律及在金属玻璃成分设计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凝聚态物理,2013,硕士.
[13]徐华友.A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
[14]鲍立威,申志强.预测控制在大型焦炉上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1996,02:296-299.
[15]陈雪萍.现代山水画创作途径与方法[D].鲁东大学,美术学,2014,硕士.
[16]蒋剑勇,钱文荣,郭红东.农民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968份问卷的调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51-58.
[17]马富.损伤及饱和度影响混凝土物质传输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2014,硕士.
[18]焦勤.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2,硕士.
[19]邹乐君.基于光学遥感的海岛识别及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
[20]黄连华.哈代小说中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D].福建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04,硕士.
[21]陆洋.基于PMAC的车床数控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吉林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013,硕士.
[22]马亚辉.孤东采油厂配电网防雷过电压保护的分析与实施[D].山东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23]崔巍.计算机辅助运动训练系统研究与相关子系统的实现[D].清华大学,系统工程,2003,硕士.
[24]杜宗罡.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形状记忆聚氨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2004,硕士.
[25]袁曾壮.动物衣原体TaqMan-MGB探针多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应用[D].西南大学,预防兽医学,2014,硕士.
[26]王思.上市公司归因信息披露质量及监管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27]樊高峰.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到OWL DL本体映射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0,硕士.
[28]恩赫曼图胡.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2012,硕士.
[29]柴祯.废杂铜冶炼过程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2014,博士.
[30]李珍.多元文化主义视角下第二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31]李宏群.秦岭金丝猴一个投食猴群等级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2004,硕士.
[32]范让萱.沟槽MOSFET栅极工艺的应用和优化[D].复旦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33]毛海虓.中国城市居民出行特征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
[34]肖军财.124例多系统疾病老年患者的中医证候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学,2013,硕士.
[35]张伟.基于自然计算的矢量量化码书设计算法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2012,硕士.
[36]陈康.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控制方案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机与电器,2013,硕士.
[37]刘鑫岩.低温沼气发酵生态调控因子及其低温辅助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38]郭空斐.缠绕式提升机的模糊可靠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39]A.E.考斯基,唐建,于润沧.矿山设计软件在帝国铁矿的应用[J].国外金属矿山.2001(03)
[40]程豆豆.云计算模式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企业中的应用[D].新疆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41]范英,张忠能,凌君逸.聚类方法在通信行业客户细分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4,S1:440-441+488.
[42]刘新平.基于TOM理论的体育类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43]熊晓军,尹成,张白林,廖细明.基于四阶互累积量的小断层自动识别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4,S1:158-164+170.
[44]王凤华.中温SOFC阳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材料学,2004,硕士.
[45]卢黎潇.学校效能增值评价[D].西南大学,教育学原理,2014,硕士.
[46]柳格亮.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规范化建设[D].湘潭大学,行政管理,2011,硕士.
[47]徐建.我国地方政府文化事业财政支出效率[D].山东大学,财政学,2013,硕士.
[48]黄建中,王向东.汽车用涂镀层钢板的现状与发展[J].钢铁.1997(11)
[49]刘俊頔,周然,王伟,倪平浩.智能无线呼救控制器设计[J].信息通信,2014,03:78-80.
[50]戴楚湘.翔鹭石化销售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研究[D].厦门大学,工商管理,2014,硕士.
- 下一篇: 后殖民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当代美国印第安英语小说研究
- 上一篇: “博洛尼亚进程”研究及其启示
相关推荐
- 大学生行为规范现状研究
- 03月02日
- 海洋石油平台溢油在线监控预警集成系统研究与开发
- 08月25日
- QP区政务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项目中的进度管理研究
- 05月25日
- 施肥对红壤肥力和微生物群落及土壤功能的影响
- 0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