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光敏抗菌药物的研究

新型光敏抗菌药物的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3 分类:论文格式 喜欢:276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超级细菌”(superbug)的出现和传播。所谓“超级细菌”是指这些细菌对于目前的抗生素具有多重耐药的特性,这对于临床创伤感染的治疗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且耐多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的爆发性流行尽管只是有潜在的可能,但其可怕之处却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恐慌。因此发展新的抗感染策略迫在眉睫。光动力抗菌治疗方法(photodynamic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PACT)就是其中最具前景的新疗法之一,对于细菌、真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特别是对于耐药菌感染均显示很好的疗效。光动力灭菌是基于光、光敏剂和氧三种因素协同作用的氧化损伤机制,不会因为单一用药、光敏剂的浓度、曝光时间不足等因素产生耐药问题。且超级细菌多发生在伤口、肺部以及血液和尿道中,除了血液感染外,其它部位采用PACT还是易于实现的,因而无论从耐药性、杀菌性以及效果和方便考虑,PACT均有很大的优势。PACT的关键是光敏药物。目前,国外利用不同光敏剂对不同细菌的光动力灭活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旨在发现理想的光敏药物。理想的抗菌光敏剂,应具有高效低毒和好的选择性,对细胞壁的通透性强,高效灭活微生物,而对于正常组织伤害较小。在国内外以往的文献报道中,作为抗菌的光敏药物选择性不够突出,有些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有效,有些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于上述两类菌群均有效的高效光敏剂尚不多见,因而设计和发现可以有效治疗上述两类细菌的光敏药物,将会大大拓展PACT的应用。基于上述研究目标,我们开展了体内体外光敏抗菌药物的筛选,具体研究内容涵盖以下两部分:1.高效抗菌光敏剂的设计与筛选1.1水溶性糖酞菁类光敏剂的光动力抗菌作用研究酞菁类光敏剂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水溶性差、易聚集的缺点限制了酞菁的使用。考虑到细菌代谢和繁殖较快,我们利用半乳糖作为修饰基团,不仅可以改善酞菁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而且可以提高细菌的选择性摄取可使光敏药物优先聚集于细菌内而非周围组织或细胞中,从而实现选择性灭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对四种酞菁类化合物(T1-T4)的吞噬量在30min时达到最大,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菌落数呈下降趋势,在能量密度达到6J/cm2后,灭活率达到最大,且细菌的灭活率不再随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四种半乳糖取代的酞菁化合物(T1-T4)中,光照T1对革兰氏阳性耐药菌MRSA有很好的灭活作用且暗毒性较低,但对革兰氏阴性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却很低。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MRSA对T1的吞噬量最多,T1的荧光最强。1.2卟啉类光敏剂的光动力抗菌作用研究由于半乳糖酞菁类光敏剂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对革兰氏阴性菌杀菌效率很低,极大的限制了此类光敏剂的使用。卟啉类化合物是源于天然的另外一类光敏剂,但其母核的光敏效率与选择性均不够理想,考虑到细菌的增长分化需要大量的碳源和氮源。我们选择双乙二胺为对原卟啉化合物进行修饰,得到一类新型的抗菌光敏剂。体外研究表明其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在体外均有高效的抗菌灭活作用,以小鼠急性创伤感染为模型的在体实验表明,双乙二胺的PACT作用可以明显的杀死绿脓杆菌,促进创伤面的愈合。双乙二胺光敏剂有其特有的抗菌优势,但是不稳定,见光容易分解的缺点限制了其使用。为了进一步研究氨基数目的取代关系对卟啉光敏剂的稳定性、生物活性的影响,本实验室对双乙二胺进一步设计,得到了五种氨基卟啉类化合物,体外实验表明:该五种卟啉类化合物PAl-PA5均具有较缓慢的光漂白率和较强的单线态氧产生能力,其中PA1的单线态氧产生率最高(0.69),高于四苯基卟啉(0.64),其余化合物PA1-PA4单线态氧产率在0.15-0.37之间。细胞吞噬实验表明MRSA,E.coli,P.aeruginosa在30min即对上述五种化合物的吞噬量达到最大。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显示上述三种菌株对五种化合物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对化合物PAl-PA2吞噬较强,而对PA3-PA5吞噬却较弱。光敏抗菌实验表明PA1产生的灭菌效果较其他四种化合物好,对三种菌的MIC均为16μM,对MRSaA,E.coli的MBC为31μM,对P.aeruginosa的MBC为62.5μM。PAl的暗毒性也低(MBC>500μM)。利用菌落计数法检测了PA1-PA5对三种细菌的光反应、暗反应浓度曲线。结果表明随着浓度的增加,PA1表现出明显的杀菌效果,对MRSA的杀菌效果最强,当浓度为15.6μM时,全部杀死革兰氏阳性菌MRSA.当浓度上升为31.25μM时,PA1几乎能全部杀死E.coli,P.aeruginosa。但在此浓度范围内对3T3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却很小。以上结果表明PA1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可作为一种新型广谱的抗菌光敏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前景。2卟啉类抗菌光敏剂在皮肤感染类疾病中的光敏抗菌效果评价2.1光敏抗菌对创伤感染的效果评价皮肤破损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多重耐药细菌的出现,临床治疗面临很大的难度。以筛选出的苗头化合物PA1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PA1对由MRSA,E.coli,P.aeruginosa混合感染的大鼠创面模型的PACT作用,结果表明:PA1介导的PACT能促进大面积创伤感染的大鼠皮肤愈合.其机制可能与诱导bFGF,TGF-β1的高表达,促进创面纤维合成和重新分布有关。造模后4,10及14天,高剂量PACT组的bFGF和TGF-β1的表达最高,模型对照组最低(P<0.01).PACT能显著改善创面感染组织炎症状况,降低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TNF-a和IL-6含量。减少创面组织中细菌的数量,加快创面愈合的速率。PACT的效果与PA1的浓度呈正相关,表现出较好的剂量依赖关系。大面积创伤发生时,由于屏障系统被破坏,细菌很容易穿透屏障,造成败血症。尽管PACT可以外用,体内却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细菌,如果感染程度超过自身免疫力则容易引起败血症。基于这种考虑将PACT和抗生素的优势结合起来,PACT可以清除外表细菌,而体内细菌则由抗生素清除。基于大鼠创伤模型的实验表明: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显著降低大鼠大面积重度感染组织的炎症表达;减少创面组织中细菌数量,促进创面愈合,结果优于PACT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大鼠大面积重度感染,死亡率为20%,而模型对照组的死亡率是60%,表明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免疫组化分析表明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提高创面组织中bFGF(?)TGF-β1的含量表达,促进创面纤维合成和重新分布,加快创面愈合的速率,同时显著降低创面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和IL-6含量,减少创伤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2.2光敏抗菌作用在烧伤感染中的效果评价烧烫伤(bums/scalds)是皮肤创伤的一种常见形式,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细菌感染是烧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发病率高,是造成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抗感染成为治疗烧伤病人的重要环节。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大鼠Ⅲ度烧伤感染结果表明,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能显著降低烧伤感染组织的炎症表达;减少创面组织中细菌数量,促进创面愈合,结果优于PACT治疗组和抗生素治疗组。(?)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大鼠Ⅲ度烧伤感染,死亡率为0%,而模型对照组的死亡率是50%。免疫组合分析表明PACT联合抗生素治疗可显著提高创面组织中bFGF和新生血管数CD31的含量表达,促进血管新生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促进了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同时可以提高机体的自身免疫能力显著降低烧伤创面组织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和IL-6含量,减少创伤组织的炎症反应,有助于创伤组织的修复。综上所述,PA1是一种具有良好抗菌效果的广谱光敏剂,体内、体外实验表明,该光敏剂具有高效、低毒的性质,可作为一种新型广谱的抗菌光敏剂使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赵占娟;
【导师】刘天军;
【作者基本信息】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化学,2014,博士
【关键词】光动力抗菌疗法;光敏剂;耐药菌;感染;创伤;烧伤;

【参考文献】
[1]张龙.基于云计算的异常流量检测系统的实现[D].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2]王琎.新型芴类导电聚合物在有机光电子器件应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3]王慧燕,诸静.基于EGA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器[J].控制与决策,2002,02:252-254.
[4]郐安琪,赵伟华,李青云,李欢.典型污染物对藻类生态毒性效应研究进展[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5,06:100-109.
[5]许海燕.基于CAN总线的作战车辆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研究[D].河海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04,硕士.
[6]闫志忠.基于小波理论的二维声子晶体带隙结构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7.
[7]乐雨银.放射引导多肽靶向结合肿瘤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肿瘤学,2014,硕士.
[8]张曦文.C2C网上交易平台法律责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民商法学,2013,硕士.
[9]谢满存.酸刻蚀玻璃纤维(GF)/等规聚丙烯(ipp)复合材料界面β横晶的研究[D].郑州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3,硕士.
[10]何尤锐.外包空间数据库中范围和移动k近邻skyline的查询验证[D].燕山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11]马丛丛.中日制成成品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世界经济,2013,硕士.
[12]赵守普.我国主要林化产业的现状和发展[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8(20)
[13]岳瑞瑞.导电高分子负载贵金属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4.
[14]方菲.前置胎盘母儿结局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2013,硕士.
[15]程小勇.飞机液压导管疲劳实验与应力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014,硕士.
[16]晏丽娟.恒生动力国际责任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17]傅朝奎.关于地震采集中的井深和药量的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S1:31-34+177.
[18]马贺.网架结构铸钢节点的有限元分析[D].新疆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19]高小雅,单印,邹通敏,孙益群,彭国盛.包钢3号高炉上料计算机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91,01:28-30+61.
[20]於宇婧.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法律,2013,硕士.
[21]明永彬.A公司ZH分厂机台长负责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22]田来.40CrNi2MoA钢的弯曲微动疲劳特性及电机小齿轮轴失效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23]魏华.抗CCP抗体与抗Sa抗体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风湿免疫,2003,硕士.
[24]张蒙蒙.GDI发动机喷嘴空化流动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2014,硕士.
[25]花丽.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意识的渗透[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科教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26]王嘉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我国企业年金需求因素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保险,2014,硕士.
[27]唐澍敏.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及其法律对策[D].湘潭大学,国际法,2003,硕士.
[28]段斌,林媛源,黄凌翔,于雄.风电场监控通信安全解决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2:97-102.
[29]孙媛.东海小黄鱼联合干燥技术优化及货架期预测[D].浙江海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2014,硕士.
[30]刘乐.全软件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4,硕士.
[31]童云华.辩证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地理教育,2013,硕士.
[32]尚海.文化视角下腐败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政治学理论,2013,硕士.
[33]梁锰.杭州XS房地产项目市场定位及财务评价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34]吴鹏,苏新宁.知识管理中的知识生态环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02:20-23.
[35]王智化,李谦,刘敬,黄镇宇,周志军,周俊虎,岑可法.准东煤中碱金属的赋存形态及其在热解过程中的迁移规律[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S1:130-135.
[36]吕海斌.高功率掺铥光纤激光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学工程,2012,硕士.
[37]陈静.网络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模糊预测控制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13,硕士.
[38]武家鹏.内部审计外包理论依据与经济后果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学位),2013,硕士.
[39]冯今.草地蝗虫发生动态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2003,硕士.
[40]曾要争.市政单索面悬索桥涡激振动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2014,硕士.
[41]郭春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的实验和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化工过程机械,2013,硕士.
[42]丁效明.烷基二苯磺酸钠型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安徽大学,有机化学,2013,硕士.
[43]刘辰飞.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D].济南大学,计算机技术,2012,硕士.
[44]付泽伟.万事利集团丝绸文化品牌战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45]历长云.钢板矫直专家系统的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硕士.
[46]宋彬彬.G-方程的数值方法[D].苏州大学,计算数学,2014,硕士.
[47]韩晓霞.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微生态的保护作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2012,硕士.
[48]李军.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方法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4,硕士.
[49]姚海东.硒蛋白W抗氧化功能及其在鸡缺硒性骨骼肌细胞凋亡作用中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2013,硕士.
[50]汪锐.移动互联网阅读软件设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