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展,哮喘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中国约有2000万人罹患哮喘,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因其所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成本均造成了巨大的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因此如何防治哮喘已成为我国医学界目前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众所周知,导致哮喘发病和加重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且某些危险因素对不同个体及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的有着不同的作用,因此探究哮喘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将对未来的哮喘防治及管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尚缺乏关于哮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这种现状已经成为我国哮喘防治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桎梏,同时不利于国家制定相关的卫生政策以及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为全面了解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以及哮喘患者的临床特征、控制现状、对疾病的认知和管理的情况,我们以“全国哮喘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和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为平台,于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通过多阶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河南、陕西、江苏、四川八个省(市)年龄14岁以上人群展开了调查,以了解全国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来源于该研究的基线数据。本人作为该研究的主要成员,主要负责调查的组织实施、资料的整理归档和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目的1.调查我国14岁以上人群支气管哮喘患病情况,以明确我国目前哮喘的流行趋势。2.初步探讨我国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获得哮喘相关危险因素的分布特点。3.了解我国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常见诱发或加重因素、临床症状等特征。4.获得目前我国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疾病的认知和管理程度以及哮喘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1.对象:(1)目标人群:首先按行政区域划分将我国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7个区域,在各个区域分别选取1-2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市)进行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最终确定北京、上海、广东、辽宁、河南、陕西、江苏、四川8个省(市)年龄>14的全部常住居民为研究目标人群,以其中多级整群抽样确定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居民为研究对象;(2)入选标准为:①年龄>14岁,男女均可;②具有当地户籍且于当地连续居住2年以上或非当地户籍于当地连续居住3年以上。同时符合以上两条者即纳为研究对象。2.方法:按照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对八个省(市)采用统一的流调表格,按照分层整群不等比随机抽样方法每省分别抽取3个县(县级市)和2个市辖区(县),每个县(县级市)和市辖区(县)分别抽2个乡镇和2个街道,每个乡镇分别抽2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当抽样落实到社区或村时,对其辖区内的所有符合入选标准条件的居民全部纳入。以患病率1.5%计算决定每省抽样样本数至少为12000人。根据病史、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研究哮喘的患病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然后对所确诊的哮喘患者进一步行哮喘控制水平、疾病的认知和管理程度、哮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详细问卷的填写,以了解我国哮喘患者的控制现状、认知和管理水平。调查完毕后将所有调查问卷汇总并进行审核,对每份试卷进行编码和整理归档。最后将调查问卷及相应的入档号由专人双份录入、双向核对,以确保数据准确。3.统计分析:所有数据资料采用计算机Epidata3.1软件录入和存储,以SPSS1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最大值、最小值、均数±标准差(x±s)描述;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相对比及频数分布等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入户调查共计180099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64215份,男性79692名、女性84523名,哮喘患者2034人,全国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24%,不同地区、年龄层哮喘患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2.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比值比(OR)=1.70,95%可信区间(CI):1.55-1.86]、母乳喂养(OR=0.80,95%CI:0.67-0.96)、遗传因素[OR值及相应95%CI亦均大于1,以支气管哮喘最为显著(OR=10.44,95%CI:8.99-12.11)]、合并症(OR值及相应95%CI亦均大于1)、体重指数(与正常体重比较超重与肥胖发生支气管哮喘的OR值分别为:OR=1.36,95%CI:1.21-1.53和OR=10.63,95%CI:9.57-11.80)、宠物饲养(OR值及相应95%CI均大于1)。3.常见的诱发因素依次为感冒、气候变化、接触冷空气、劳累、油烟、情绪紧张或激动、接触或吸入灰尘、吸烟、跑步、屋尘;哮喘患者自诉其哮喘发作或加重时最严重的三种症状依次为:喘息、气急和胸闷:常见症状依次为:喘息、胸闷、咳嗽和气急。4.本次调查共检出2034名哮喘患者,年龄平均(56±18)岁。哮喘人群中完全控制者占40.51%,部分控制者占42.58%,未控制者占16.91%。在过去1年中因哮喘加重平均住院率为22.62%,因哮喘平均急诊率为27.00%。患者对哮喘的炎症本质和哮喘治疗目标的正确认识率分别为22.42%和14.85%。哮喘患者规律使用吸入激素的比例仅14.75%。22.71%患者在最近1年中做过肺功能检查,12.83%患者仅在疾病加重时使用过峰流速仪,每日规律使用峰流速仪者仅占1.62%。59.64%患者因哮喘在娱乐、教育、生育和就业中受限,甚至3.98%想过自杀。结论1.我国支气管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24%,通过将部分省(市)哮喘患病率与其既往患病率比较,提示我国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影响我国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众多,其中既包括宿主因素如遗传因素、肥胖,也包括吸烟、母乳喂养、合并症、宠物饲养等环境因素。3.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哮喘患者:(1)发作或加重时的常见诱发因素依次为:刺激性气体、感冒、气候变化、接触冷空气、劳累、油烟、情绪紧张或激动、接触或吸入灰尘、吸烟、跑步、屋尘;(2)发作或加重时的常见症状依次为:喘息、胸闷、咳嗽和气急;最严重症状为:喘息、气急和胸闷;(3)吸烟率高于普通人群;(4)最常见的合并症为过敏性鼻炎、GERD、COPD等。4.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哮喘患者:(1)哮喘控制率较低,与GINA所提出的目标尚存很大差距;(2)对疾病的本质及治疗目标的认知程度较低;(3)哮喘管理程度较低,表现在:规范化药物的使用率、定期随访及病情监测等方面;(4)生命质量较低,表现在:近一半患者因哮喘在日常生活中明显受限;很多患者情感受到影响,甚至想过自杀。
【作者】冯晓凯;
【导师】林江涛;
【作者基本信息】北京协和医学院,内科学呼吸,2014,博士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危险因素;哮喘控制;
【参考文献】
[1]周红秀.可重组模块化并联微动机器人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04,硕士.
[2]孔建成.绍兴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工艺调试及改造[D].浙江工业大学,2012.
[3]郭建成.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法律规制探究[D].甘肃政法学院,刑法学,2012,硕士.
[4]徐常练.复杂介质中的波场运动学特征及参数反演[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8,S1:134-140+178.
[5]阚安捷.英汉诗歌象似性的概念整合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6]孙茂成.保加利亚乳杆菌代谢组学样品的前处理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2013,硕士.
[7]方伟.论医疗服务市场反垄断法律问题[D].贵州民族大学,经济法学,2013,硕士.
[8]张丽英.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节点优先级晋升调度设计与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2,硕士.
[9]李美馨.“作者电影”理论视域下的王家卫电影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文艺学,2014,硕士.
[10]陈里铭,陈喆,殷福亮,侯代文.基于中心差分卡尔曼-概率假设密度滤波的多目标跟踪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3,01:36-42+48.
[11]魏祖宽.FIC-2000天然气流量计量系统[D].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003,硕士.
[12]麦媛.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不同术式手术前后心室收缩功能[D].广西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13]李艳涛.基于数据仓库和Web技术的继电保护管理信息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
[14]李灿.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人员知识产权激励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12,硕士.
[15]张佳利.化学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16]赵洋杨.基于模糊控制的隧道通风节能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7]万苹.新疆技术进步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D].新疆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13,硕士.
[18]金灵灵.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中的破产企业抗辩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市场法务(专业学位),2012,硕士.
[19]殷宏鹏.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村庄整治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2,硕士.
[20]赵伟.关联企业破产的实质合并原则研究[D].复旦大学,法律,2012,硕士.
[21]蒋艳.长北天然气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模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项目管理,2011,硕士.
[22]牛铁英.一种不对称镍酞菁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质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2012,硕士.
[23]崔忠升.数字谐振式光纤陀螺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2004,硕士.
[24]席学涛.岩体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D].长安大学,岩土工程,2013,硕士.
[25]邰鹭明.教师的人性观、角色观和学生观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教育,2003,硕士.
[26]李祖枢.具有可调参数的模型降阶新方法[J].自动化学报,1982,02:81-92.
[27]卢芳.普定县城关镇布依语使用现状调查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4,硕士.
[28]方德容.曼月乐治疗子宫腺肌病及病灶阈值筛选的临床研究[D].遵义医学院,妇科(专业学位),2014,硕士.
[29]张爱莉.室内空间意境创造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技术,2004,硕士.
[30]张昌华,孙荣富,何峰,范越,牛栓保,宋永华.计及发电机报价和负荷消费意愿的可用输电能力计算[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3:19-23+51.
[31]于秉东.目的论翻译理论在外交委婉语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2]曾慧琴.智能温度测量系统[D].西南交通大学,仪器仪表,2014,硕士.
[33]成玉祥.我国上市银行高盈利与低股价现象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2013,硕士.
[34]范晶晶.女装装袖造型与袖山吃势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设计艺术学,2013,硕士.
[35]朱培芳.PISA阅读测试及其对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硕士.
[36]尚群立,孙优贤.不确定线性内互联大系统的分散鲁棒H_∞控制[J].控制与决策,1999,04:47-51.
[37]杨奋为.航天连接器的失效预防和可靠性检验[J].质量与可靠性.2003(02)
[38]卢跃东.基于公众满意度的公共体育服务绩效实际测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学,2013,博士.
[39]黄国四,赵年福.辽宁省自动化电子学会自动化技术应用委员会成立大会暨80年学术会议在鞍山联合举行[J].冶金自动化,1980,05:64.
[40]李文露.粮食加工企业延迟驱动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41]刘仰昭.倒角方形桥塔气动性能风洞试验及减振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013,硕士.
[42]韩珊珊.《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安吉罗文化身份的空间建构[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43]杨振姣,吕远,范洪颖,董海楠.中国海洋生态安全多元主体共治模式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4,03:91-97.
[44]白雪花.经验的结构化:伽达默尔诠释学语言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45]王海英.七氟醚及舒芬太尼在不同条件诱导下盲探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D].延安大学,外科学,2014,硕士.
[46]朱敏.论初中历史学案的优化[D].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4,硕士.
[47]韩佩君.利用微小基因组建立评价HCV NS5B聚合酶活性的细胞系统[D].第四军医大学,微生物学,2014,硕士.
[48]孟凡盛,许娟.化学考试大纲隐藏的命题趋势[J].求学,2014,Z2:24-29.
[49]沈洁.襄阳市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集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2014,硕士.
[50]王位.瘀血阻窍型中风患者银杏叶片的疗效观察及320CT的诊断应用[D].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