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梅毒和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的研究
【摘要】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入侵机体后,宿主免疫系统与梅毒螺旋体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尽管被感染机体存在强烈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但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机体免疫系统才能控制感染,而且在未治疗个体这种免疫控制是不彻底的,容易复发。目前对于影响病程进展、潜伏或痊愈的宿主-梅毒螺旋体间相互作用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早期梅毒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1年后,大部分能达到临床治愈和血清治愈。但有15%-20%的早期梅毒患者的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降到某个滴度(一般≤1:8)时不再下降,甚至终生阳性,称为血清固定。目前对于梅毒治疗后血清反应的影响因素的流行病研究尚有限,并且尚不清楚患者治疗后发生血清固定反映的是螺旋体持续性潜伏感染或者易感个体针对螺旋体感染的特异自身免疫反应。近十年来,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分子免疫学研究手段(宿主GWAS研究、SiRNAs扫描、基因表达谱研究、表观遗传学研究、miRNAs表达谱研究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揭示具有个体易感性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截止目前,尚未见梅毒患者外周血细胞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相关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新一代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对二期梅毒患者、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基因表达谱和miRNAs表达谱分析,有望鉴定出不同感染状态下不同临床表型的免疫网络模式标记物,更深入了解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并回顾性分析了驱梅治疗后患者血清反应的影响因素。全文共分三章,各章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目的分析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特征,探求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Ilumin测序技术,对4例二期梅毒患者,4例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数字基因转录组分析。扩大样本量对部分目的基因行qRT-PCR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炎症细胞因子及相关受体(IL-17C、IL-21、IL31RA)、CD4+T细胞激活标志(CD38、KCNJ15)、B细胞标记MS4A4A.NK细胞标志KLRC2、巨噬细胞激活标记(SIGLEC14、CLEC4D)Fc类吞噬性受体(FCGR1A、FCγR3B补体(C2,SERPPING1)以及IGLL5等均显著上调,FCER1A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1(KIR3DL1)下调;与二期梅毒患者相比,早期潜伏梅毒患者部分系统性自身免疫性标记基因上调。结论梅毒患者多种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分子,参与机体系统性抗梅毒应答。第二章二期梅毒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s表达谱研究目的分析二期梅毒患者和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NAs表达谱特征,探求机体抗梅毒免疫的内在分子调节机制。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llumin测序技术,对4例二期梅毒患者,4例早期潜伏梅毒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miRNAs表达谱分析。扩大样本量对部分目的miRNAs行qRT-PCR验证。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较,二期梅毒患者miR-4433-3p和miR-4667-5p上调,而miR-125a-3p、miR-1306-5p、miR-339-5p、miR-708-5pandmiR-874-3p下调。与二期梅毒患者相比,miR-1273h-5p、miR-1291、miR-150-5p、miR-181a-2-3p、miR-185-3p、miR-296-5p、miR-331-3p、miR-361-3p、miR-3690、miR-532-3p、miR-589-3p、miR-660-3p、miR-6735-5p、miR-874-3p、miR-92a-5p等miRNAs也有差异性改变。结论多种免疫应答及炎症相关miRNAs参与机体抗梅毒免疫应答调节。第三章梅毒治疗后血清学转归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影响梅毒治疗后血清转归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26例HIV阴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驱梅治疗1年后血清痊愈或血清固定发生情况,对影响血清固定的患者年龄、病期、性别、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初始滴度、治疗用药等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154例(68.1%)患者血清痊愈,72例(31.9%)患者发生血清固定,随着病期延长,血清固定发生率增加。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驱梅治疗后发生血清固定的因素包括:女性患者(OR=2.517,95%CI:1.159-5.464)、初始RPR滴度≦1:16(OR=4.370,95%CI:1.311-14.562)和非苄星青霉素治疗(OR=4.959,95%CI:1.650-14.901),而与血清学痊愈相关的临床特征包括: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患者和年轻患者(≦25岁)(P均<0.05)。结论梅毒治疗后血清学痊愈或固定与患者病期、性别、年龄、RPR基线滴度、治疗药物有关。第四章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研究目的分析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探求血清固定患者和血清痊愈者免疫细胞不同通路或分子表达差异。方法采用基于全基因组高通量的Illumin测序技术,对8例潜伏梅毒患者、8例血清痊愈梅毒患者、8例血清固定和8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行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与血清痊愈者及潜伏梅毒患者相比,血清固定患者有包括IRF7、VSTM1在内的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炎症、凋亡、免疫反应等相关的数百个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与男性血清固定患者相比,女性血清固定患者有显著的基因表达谱改变。结论血清固定患者较血清痊愈者及潜伏梅毒患者存在显著不同的免疫应答基因,为理解梅毒治疗后血清固定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
【作者】赵玉磊;
【导师】苏晓红;
【作者基本信息】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学位),2014,博士
【关键词】梅毒;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表达谱;miRNAs表达谱;分子免疫机制;血清固定;血清痊愈;
【参考文献】
[1]吴珺.艺术类大学生语言学习观念与语言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2]桂衍武.压力相关漏失定位的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4,硕士.
[3]孙瑜.山东省区域经济格局及其演变分析[D].吉林大学,区域经济学,2014,硕士.
[4]郑立鹏.融资约束、创新与出口[D].山东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2013,硕士.
[5]李杰.连铸坯凝固组织的模拟[D].东北大学,钢铁冶金,2010,硕士.
[6]张迪.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研究[D].浙江大学,2006.
[7]张玉萍.基于MAC机制的现场总线网络实时信息调度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8]丁向勇.蒋家河煤矿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2014,硕士.
[9]张兴华.基于图像识别的智能抄表系统研究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2,硕士.
[10]吴樾.凤凰卫视“80后”主持群探析[D].西南大学,传播学,2014,硕士.
[11]王魁.含大规模风电电力系统多时空尺度协调的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12]柳溜溜.“90后”大学生幸福观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2,硕士.
[13]高敏杰.南京市停车场需求分析及管理[D].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工程,2004,硕士.
[14]汶莹莹.先秦两汉弃妇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4,硕士.
[15]王苗.商洛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行政管理,2014,硕士.
[16]段春慧.5-氨基乙酰丙酸在梨树上的疏花效应及其机理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2013,硕士.
[17]张立.隆线溞线粒体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与分析[D].淮北师范大学,植物学,2014,硕士.
[18]孙峣.基体混凝土及制备工艺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4,硕士.
[19]雷尚军.花键冷敲成形理论与仿真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13,硕士.
[20]王庆山.天津石化产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013,硕士.
[21]曾德中.计算力率调整电费的子程序块[J].冶金自动化,1989,06:56-57.
[22]徐李刚.C/C复合材料与Nb钎焊工艺及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工程,2013,硕士.
[23]王皓.济南市节能信息系统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2,硕士.
[24]彭琼林.在契约正义的视野下对契约自由原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法律,2003,硕士.
[25]沈健,冯晨,林允照,郑文华,顾华,蒋锦琴,冯磊.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耐药相关性[J].浙江预防医学,2015,01:40-43.
[26]唐仁康.丹蒌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浊血瘀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27]包东智.引领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排头兵——写在2004年“5.17”世界电信日来临之际[J].信息网络.2004(05)
[28]宋宝利.电力系统负荷预测[D].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2003,硕士.
[29]张海茹.燃煤过程汞污染物的排放、迁移及吸附净化的数值模拟[D].南京师范大学,热能工程,2012,硕士.
[30]陈晶祥.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配合中医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分析[D].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1]郭伟,刘万军.决策支持技术在保险领域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S1:32-33.
[32]王建超.美国尼克松政府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D].苏州大学,世界史,2014,硕士.
[33]杜亦佳,苏伟.太赫兹移相器研究现状[J].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14,04:496-500.
[34]常华,方洋旺,楼顺天,陈佳.一类连续广义Markov跳变系统的镇定性研究[J].控制与决策,2012,05:641-645+651.
[35]江舟.《背水一战:莱特湾海战》(节选)的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大学,翻译(专业学位),2014,硕士.
[36]吴博.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制备块体5083纳米晶铝合金研究[D].燕山大学,材料学,2013,硕士.
[37]刘永鑫.北斗导航卫星接收机射频前端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38]邱勇.建筑外墙自保温材料及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9]廖晖.正常人肝细胞、低转移人肝癌细胞和高转移人肝癌细胞表面岩藻糖含量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外科学,2012,硕士.
[40]苏园园,李晓杰.异地电子评标系统设计方案探讨[J].招标与投标,2014,04:53-55.
[41]刘梦忆.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绩效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中国汽车上市企业的实证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03:62-66.
[42]汤中原.浸没光刻机浸液温控实验装置设计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工业工程,2013,硕士.
[43]焦康.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对裂尖力学场的影响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44]艾青林,舒剑,祖顺江.钢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模型与数值模拟[J].机械传动,2014,08:18-22.
[45]俞海珍,李宪章,冯浩.基于红外线的图像监控系统[J].冶金自动化,2003,S1:255-257.
[46]郑海凤.超薄不锈钢基板CMP过程动态压力和抛光温度在线检测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4,硕士.
[47]王洪梅.河北省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生态系统对其维持功能评价[D].河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2004,硕士.
[48]王美阳.IPv4/IPv6网络流量异常与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2014,硕士.
[49]朱春凤.东北地区手足口病病毒流行株EV71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2013,硕士.
[50]焦雨涵.关于贵金属市场收益杠杆波动以及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D].兰州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