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和运行特性及其受抑机理研究
【摘要】厌氧氨氧化(ANaerobicAMMoniumOxidation,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生物脱氮工艺,其脱氮效率优于传统生物脱氮技术,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但是厌氧氨氧化菌倍增时间长,对反应器运行条件较为敏感,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NAMMOX工艺的稳定性和实际应用潜力。因此进一步了解ANAMMOX工艺的运行特性及其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有助于推动ANAMMOX的理论发展和工业应用。有鉴于此,本论文以闲置两年的厌氧氨氧化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UASB反应器研究ANAMMOX工艺的启动过程和运行特性。在此基础上,从微生物群落结构、关键中间代谢产物、胞外多聚物(EPS)等多维水平解析ANAMMOX系统对反应器控制条件变化的响应及其受抑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常温下闲置两年的厌氧氨氧化污泥接种至UASB反应器,以人工配水为原水,通过逐步提高水力压力,在运行68天后成功地实现了ANAMMOX工艺的启动。反应器运行稳定,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进水总氮负荷为1.2kgN·m-3·d-1的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氮和总氮的去除负荷分别达到了0.52kgN·m-3·d-1、0.59kgN·m-3·d-1和1.01kgN·m-3·d-1。稳定运行的ANAMMOX反应器内的氨氮、亚硝酸盐氮消耗量与硝酸盐氮生成量之比约为1:1.08:0.26。污泥表观特性可以直观地描述厌氧氨氧化菌群的快速富集过程。随着水力压力的增加,颗粒污泥颜色逐渐由黑色变为红棕色。反应器启动成功后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平均粒径为3-4mm,沉降速度在20-78m·h-1之间,具备较好的污泥沉降性能。酶学分析结果表明,厌氧氨氧化比活性、联氨氧化酶比活性与氨氮去除负荷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两者能够较好地表征ANAMMOX的启动过程。在HRT为4h时厌氧氨氧化比活性和联氨氧化酶比活性分别达到了125.38±3.01mgN·gVSS-1·d-1和339.42±6.83μmol·gVSS-1·min-1。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随着ANAMMOX的逐渐恢复,种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下降,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演替。启动成功的ANAMMOX反应器中,优势菌群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菌门(Chlorobi),未分类细菌(Unclassified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2)在不同进水氮浓度下,研究了水力压力对ANAMMOX工艺运行效能的影响。在进水总氮浓度较低的情况下(200mg·L-1),水力压力对反应器氮去除能力影响不大,总氮去除率都在90%以上。当进水总氮浓度为400mg·L-1,HRT为6h时,反应器达到最佳的处理能力。此时总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负荷分别为1.32kgN·m-3·d-1、0.76kgN·m-3·d-1和0.75kgN·m-3·d-1,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和94%;进一步将HRT缩短至4h,虽然总氮去除负荷可以达到最大值1.39kgN·m-3·d-1,但是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却分别下降至58%和71%。在进水总氮浓度较高的情况下(600mg·L-1),当HRT为6h时,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8%和40%;而HRT降低至4h时,氨氮和亚硝酸氮去除率仅为34%和18%,处理效能明显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相较于水力压力的变化,进水氮浓度变化对ANAMMOX效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基于聚合酶链反应-变形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总氮浓度为200mg·L-1和400mg·L-1时,随着HRT不断缩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度较小,菌群稳定性较好;多样性指数计算表明,微生物种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均升高,而丰富度指数则有所下降。当进水总氮浓度为600mg·L-1时,随着HRT的变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菌群稳定性减弱;同时微生物种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有所下降。以上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进水氮浓度下,通过控制反应器水力压力和氮负荷,可以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群的富集;但是过高的氮浓度会影响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作用效能。随着进水负荷的提高,反应器中优势微生物菌群主要隶属于蓝藻门(Cyan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变形菌门。(3)在不同进水氮负荷下,研究了COD对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合适的COD浓度下,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和丰度没有受到显著影响,反应器的脱氮效能均优于对应的空白对照试验(无COD添加),且ANAMMOX对氮去除的贡献率在80%以上。此时的优势菌群主要隶属于绿菌门、绿弯菌门(Chloroflexi)、浮霉菌门、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但是当进水COD浓度过高时,厌氧氨氧化菌的活性和丰度受到明显抑制,反硝化作用贡献率显著上升。此时反应器运行主要表现为氨氮去除率急剧下降,而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氮几近完全去除。系统中优势微生物菌群主要隶属于绿菌门、变形菌门,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基于PCR-DGGE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的进水氮负荷下,随着COD浓度的逐渐增加,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越发显著。而在COD浓度一定的情况下,逐渐提高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微生物种群结构则更趋于稳定。以上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变化会显著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脱氮效能。此外一定的进水COD浓度可以在维持较高的ANAMMOX贡献率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反应器的脱氮能力。(4)将反应器HRT固定为6h,通过逐渐提高进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考察基质浓度变化对ANAMMOX脱氮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总氮浓度的逐渐升高,总氮去除负荷逐渐增加。当进水总氮浓度达到400mg·L-1时,氮去除负荷达到1.43kgN·m-3·d-1,总氮去除率达到90%左右。当总氮浓度继续增加时,氮去除负荷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总氮去除率则显著降低。当进水总氮浓度为800mg·L-1时,氨氮和亚硝态氮的去除率仅为51%和34%。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反应器的最大处理负荷在1.43kgN·m-3·d-1左右,而过高的进水氮浓度反而会对ANAMMOX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关键中间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无论进水总氮浓度的高低,羟氨浓度都会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但是较高的总氮浓度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联氨积累。通过研究中间代谢产物的转化过程,证实了本研究中ANAMMOX菌群的代谢多样性,其存在着羟氨歧化反应、联氨歧化反应以及氨氮和羟氨的归中反应。研究关键代谢产物浓度对ANAMMOX菌群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羟氨不会导致联氨的累积,但是会产生一定量的氨氮;而随着联氨添加浓度的升高,联氨转化率逐渐降低,且氨氮累积更加明显。由此可见,联氨积累的主要途径是氨氮和羟氨的归中反应而不是羟氨的歧化反应;而当联氨合成量增加时,联氨还原酶催化的还原反应并不能及时将联氨转化成N2,成为主要的限速步骤。联氨积累则可能是抑制ANAMMOX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论文进一步研究了COD干扰下中间代谢产物的转化过程。结果表明,添加一定浓度COD没有对ANAMMOX代谢途径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可以认为COD对ANAMMOX菌群的影响机制主要发生在微生物群落结构水平而并非厌氧氨氧化菌的代谢水平。考察ANAMMOX菌群在不同受抑情况后的恢复过程,结果表明高基质浓度引起的ANAMMOX活性抑制可通过降低进水氮浓度来快速恢复,而高浓度COD(900mg·L-1)引起的ANAMMOX活性抑制现象则很难通过降低进水COD浓度来有效恢复。(5)论文研究了COD浓度对ANAMMOX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污泥特性研究表明,在无COD添加的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粒径以0.4-0.6mm为主,当COD浓度为100mg·L-1和200mg·L-1时,颗粒污泥粒径范围主要在1.39-1.65mm。通过研究污泥EPS的分布和组成揭示COD对ANAMMOX污泥颗粒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添加COD可以增加EPS合成以促进颗粒化,其中蛋白质的增加更明显;此外COD还可以增加紧密型EPS的比例,结合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的观察,可以发现此时颗粒污泥结构更为紧密。而紧密的污泥结构可以强化ANAMMOX菌的固定,从而有利于维持其在反应器整体脱氮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和贡献率。研究还发现合适的COD浓度在促进颗粒化的同时,并不影响ANAMMOX的效能。但是过高的COD浓度会破坏菌群的生物相结构,在强化异养反硝化菌作用的同时,显著降低和弱化了ANAMMOX菌的丰度和贡献,因此反应器中氨氮和总氮去除率明显下降。由此可见,合适的COD浓度不仅能够促进ANAMMOX污泥的颗粒化,而且更有利于总氮的去除。
【作者】李媛;
【导师】阮文权;
【作者基本信息】江南大学,环境工程,2014,博士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水力选择压力;联氨;颗粒化;胞外多聚物;
【参考文献】
[1]吕文文.历史文化名村小河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调查及改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2]刘启强.波浪能液压转换系统效率测试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3]林锦贤,沈钧毅.支持金融决策的数据仓库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08:92-93+121.
[4]彭万万.基于主动油气悬架的车身高度控制与平顺性研究[D].中北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4,硕士.
[5]张好智.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相关优化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07.
[6]高鸿飞.论室外公共场所艺术作品的合理使用[D].华中科技大学,法律,2013,硕士.
[7]梁馨月.住院房颤患者华法林应用现况的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8]姚骏,廖勇,周求宽,唐建平.双PWM控制交流励磁电源直流链电压的稳定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21:63-66+81.
[9]刘振江.呼和浩特市老龄产业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013,硕士.
[10]王君萌.侵权领域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1]董文杰,霍伟.链式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J].自动化学报,2000,03:310-316.
[12]金磊.城市规划与防灾减灾[J].中国城市经济.2001(11)
[13]季广丰.软土地层中盾构推进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市政工程,2004,硕士.
[14]公超,颜红侠,张梦萌.氧化石墨烯对氰酸酯树脂固化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胶粘剂,2012,09:1-4.
[15]李晨.间接正犯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法律,2014,硕士.
[16]朱烨.约束钢筋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改善效应[D].扬州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2011,硕士.
[17]周文献.Bcl-2、Bax和GST-π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学,2004,硕士.
[18]周鑫瑶.基于ESR技术建立农产品辐照检测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生物物理学,2013,硕士.
[19]张龙.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D].暨南大学,2013.
[20]蔡兰君.文化城市的新媒介视觉建构[D].苏州大学,传播学,2013,硕士.
[21]吴伯明.HTG型陶瓷过滤机在铁精矿脱水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办法[J].金属矿山.2004(11)
[22]崔健.基于中标麒麟的火箭飞行三维实时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重庆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014,硕士.
[23]李同刚.罗非鱼下脚料蛋白酶解物锌螯合盐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2013,硕士.
[24]廖锟磊.民航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业务传输接入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25]陈文霖.丹参多酚酸盐对AECOPD患者血清8-isoPG、IL-1β、IL-18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4,硕士.
[26]余蕾.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学习过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D].湖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1,硕士.
[27]孟丽达.柬埔寨微型物流企业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28]马己茹.词块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2013,硕士.
[29]马改霞.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金融学,2013,硕士.
[30]邱新友.基于阵列波导光栅的混合光束分—波分复用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工程,2013,硕士.
[31]张红兴.智能电网环境下谐波检测与管理框架研究[D].山东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32]肖云.文学教育中的童话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硕士.
[33]汪洵.圆柱型复合材料夹层结构静力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程力学,2013,硕士.
[34]王永能,苏天汇.微型机在六种晶系点阵常数精密测量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85,06:57.
[35]王丹.144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临床诊治分析[D].吉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2014,硕士.
[36]李晓理,王书宁.基于分片线性化方法的非线性系统多模型自适应控制[J].控制与决策,2002,01:45-48+52.
[37]张良.利用干涉图像简化光纤连接器参数的检测方法[D].内蒙古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38]孟克苏.蒙古家犬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4,硕士.
[39]陈淑媛.转茶陵野生稻三个耐冷候选基因拟南芥的创制及其表型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植物学,2014,硕士.
[40]张珅.宽带功率放大器数字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4,硕士.
[41]卫振海.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42]罗尧.台湾流行歌坛中的庄奴歌词研究[D].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14,硕士.
[43]梁旭鹏.移动应用综合网络下载平台的研究与开发[D].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3,硕士.
[44]王远.AF公司MES系统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45]虞天一.行政约谈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4,硕士.
[46]王顺奎.战术导弹弹头的突防措施探讨[J].飞航导弹.1992(02)
[47]何春鹏.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与仿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48]李建立.公司越权捐赠法律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民商法学,2013,硕士.
[49]李晓芳.双摆盘式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研究[D].中北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2013,硕士.
[50]黄玲.从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学术论文汉译[D].河北师范大学,翻译,2013,硕士.
- 下一篇: 拉矫破鳞机前后张力系统的分析研究
- 上一篇: 飞秒激光抽运探测法固液界面热输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