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部干旱区野生甘草自然更新途径研究

宁夏中部干旱区野生甘草自然更新途径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1-03-22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2024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本论文以宁夏中部干旱区盐池县野生甘草典型分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野生甘草群落植冠种子库、土壤种子库组成;野生甘草种子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征,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草幼苗的生理生态特征及光合作用特征;野生甘草萌生更新与实生更新之间的协调关系研究,探索出了野生甘草植冠种子库及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阐明了甘草种子萌发的胁迫条件及幼苗生长的生理生态特征,揭示了野生甘草的自我更新途径,研究成果不仅可为我国野生甘草的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对恢复沙区植被及防治荒漠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甘草有效种子产量低及种皮限制等因素是甘草群落士壤种子库更新困难的重要原因。调查样地内野生甘草植株密度为1963.06~7111.46株/亩,甘草植冠种子库的密度为6.25-22.49粒/m2,其中具有潜在更新能力的完好种子仅占24%;甘草群落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为1733粒/m2,共萌发了14种植物,分属8科,主要是禾本科植物,没有甘草种子萌发成苗。2、野生甘草种子在10~40℃均能发芽,最适宜的萌发条件是20~30℃、光照10h·d-1,浓硫酸预处理能够将其萌发率提高5.6倍。光照对甘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硫酸预处理能降低其对光的依赖性。水分胁迫下未经处理的甘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萌发指数及活力指数均下降,萌发进程减慢,而打破种皮限制后,适当干旱胁迫(5%到20%的PEG)(?)够提高活力指数。3、随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程度加剧,甘草幼苗在形态上表现出由正常到叶片变黄、卷曲等特征甚至死亡,轻度胁迫有利于根部生长。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剧,甘草幼苗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丙二醛含量、SOD.POD活性及根系活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表明甘草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生长受到一定限制,但能够通过调整自身生长和生理调节物质等减轻干旱伤害。甘草幼苗对干旱胁迫可耐受的范围在PEG浓度15%(水势为-0.40MPa)以下。4、水分胁迫不仅能改变甘草叶片全天中不同时间的净光合速率,而且也改变其日变化规律。甘草幼苗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且导致午休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水分胁迫使其光合午休滞后。甘草植株为适应水分胁迫环境,其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之间进行多次转换。在5%-10%PEG胁迫下,甘草能通过净光合速率的较大幅度降低以增加其水分利用来适应干旱,而在高浓度胁迫下这种适应被破坏。5、野生甘草典型分布区甘草群落中,实生苗仅占14.95%,而萌生苗比例占到了85.05%,其自然更新以萌生更新为主,辅以种子更新。野生甘草地上结实量较多的是由三级侧根萌芽产生的植株(占29.44%),其垂直地下茎的长度在7.21cm左右。6、宁夏中部干旱区野生甘草种子产量较低、具有潜在更新能力的种子含量少且硬实率高是其进行种子更新困难的重要因素;野生甘草种子能够耐受一定的低温,对水分胁迫反应敏感,光照对其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野生甘草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中等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可通过调整内部生理调节物质促进甘草根部的生长以吸收水分;强大的萌生能力可以保证甘草的群落的维持及稳定性,是野生甘草突破更新障碍的重要途径,辅以种子更新提高和维持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作者】马海鸽;
【导师】蒋齐;
【作者基本信息】宁夏大学,生态学,2014,硕士
【关键词】野生甘草;种子产量;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萌生与实生;

【参考文献】
[1]武文娟.高性能吸油材料的制备及其油水分离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
[2]苏俊丰.基于CC2530的多点无线脉搏检测系统[D].华中师范大学,电路与系统,2014,硕士.
[3]左德敖.一种速度自适应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0,03:31-35.
[4]边海涛,杨荃,刘华强,郭立伟.五机架冷连轧机的负荷分配计算[J].冶金自动化,2007,01:47-50.
[5]修宗达.云平台的请求跟踪及异常检测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3,硕士.
[6]杨菊.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学科教学,2014,硕士.
[7]钟华安.基于纳米复合材料构建电流型酶生物传感器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2.
[8]谌雄文.石墨烯介观纳米结构量子输运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9]汪世涛.“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规范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2012,硕士.
[10]霍欣.生命周期理论视角下的餐饮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河北大学,会计,2014,硕士.
[11]周娣.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12]乔新虹.高师生物学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04,硕士.
[13]王炜,郭毓,吴铿,赵勇.用于高温熔融试验的信号采集与图像处理系统[J].冶金自动化,2012,06:29-33.
[14]陈俊.趋化因子CXCL12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筛选[D].浙江大学,药学,2013,硕士.
[15]郭海生.HX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长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4,硕士.
[16]许传荣.光辅助厌氧反应器的运行特性及微生态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工程,2013,硕士.
[17]李鹏.新一代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技术(三)[J].铁道通信信号.2004(12)
[18]余成秀.IgG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初步研究[D].川北医学院,内科学,2013,硕士.
[19]周虎.浅埋薄基岩巨厚土层下放顶煤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矿业工程,2013,硕士.
[20]左慧.KA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21]萨日娜.蒙古语《N+A》复合形容词的结构语义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2013,硕士.
[22]安跃华.CdSe_xS_(1-x)纳米晶光电性能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应用化学,2013,硕士.
[23]李烨.新时期汉俄外来词及其翻译技巧对比[D].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24]司志敏.煎炸转基因大豆油动力学特性及品质的快速鉴别方法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2012,硕士.
[25]梁运华,张敏,谈顺涛,罗志平.P2P技术应用于SCADA/EMS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15:89-92.
[26]刘德龙.聚丙烯腈树脂的活性自由基可控合成及其改性后吸附性能研究[D].鲁东大学,2013.
[27]黄旭,张玮,高增梁.34CrMo4钢在湿H_2S环境下的应力腐蚀试验研究[J].压力容器,2012,09:1-6.
[28]何培瑶.新媒体环境下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内容增值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新闻学,2014,硕士.
[29]张丽娟.刘崧与元明之际台阁文学[D].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3,硕士.
[30]韦树懿.3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铁过载状况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血液内科(专业学位),2013,硕士.
[31]王凌,张亮,郑大钟.仿真优化研究进展[J].控制与决策,2003,03:257-262+271.
[32]付小标.安全稳定控制集中管理系统初步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04,硕士.
[33]孔小军.浙江交通业务网安全解决方案研究[D].四川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03,硕士.
[34]张勇.QC-LDPC码的编译码器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35]宋萍萍.无屑切管机数控进给实现及工艺参数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013,硕士.
[36]关旭鹏.分布式舰载雷达目标跟踪和数据融合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37]李丹丹.论我国刑法分则的立法技术问题[D].吉林大学,刑法学,2014,硕士.
[38]徐腾飞.印尼贯穿流在热带印太气候季节到年际变化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学,2014,博士.
[39]张乾.电力负荷混沌特性分析及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D].天津理工大学,控制工程,2013,硕士.
[40]杨洛.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生命观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3,硕士.
[41]李响.课例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4,硕士.
[42]刘燕.西藏自治区农村公路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2012,硕士.
[43]江雨桐.经鼻导管高流量加温湿化正压通气和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儿科学,2013,硕士.
[44]邹莹.基于资源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框架研究[D].广西大学,2004.
[45]邓丹青.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6]李明.面向微博电影评论的情感分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硕士.
[47]王利恒.基于GPS的弹射试验测试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48]刘全.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2004,硕士.
[49]刘云.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50]严星刚,戴冠中,张嗣瀛.一般非线性相似组合大系统的渐近观测器[J].自动化学报,1998,06:73-76.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