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光谱法研究成膜条件影响聚合物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机理

荧光光谱法研究成膜条件影响聚合物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机理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1-10-30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2457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聚合物薄膜的物理性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当薄膜的厚度降低至纳米尺寸范围内时,聚合物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薄膜厚度密切相关。不同的加工成膜条件会使薄膜的表面形貌、分子链的构象、缠结程度等发生变化,而这又会影响聚合物薄膜的玻璃化转变行为。研究成膜条件对薄膜玻璃化转变行为的影响,对于聚合物薄膜的实际应用以及探明纳米尺度分子链的运动机制有重要意义。荧光光谱中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对空间距离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聚合物分子链的相互作用、分子间距以及分子链构象转变。本文通过椭圆偏振仪研究了成膜条件(成膜方式、成膜溶液性质、基底性质)对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探讨了成膜条件影响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的分子机理。得到以下结论:(1)从链缠结的角度解释了厚度影响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原因。当聚苯乙烯薄膜厚度从100nm降低到12nm时,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64K降低到349K,荧光淬灭比从0.58降低到0.26。这表明随着厚度的降低,荧光分子间距增加,分子链之间的缠结程度降低,即链缠结具有厚度依赖性。链缠结具有厚度依赖性是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具有厚度依赖性的原因。(2)研究了成膜方式(旋涂、浇铸)对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对于相同厚度的薄膜,旋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比浇铸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尤其是当厚度低于~30nm时,这种差别更加明显。从荧光光谱中可以看出厚度为30nm的旋涂膜中受体与供体分子的荧光强度之比(IA/ID=0.2)低于相应的浇铸膜(IA/ID=0.1),表明相对于浇铸膜,旋涂膜中分子链构象更加伸展。这是由于旋涂成膜时,分子链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发生取向,处于被拉伸的状态,即非平衡态。由于构象熵效应,非平衡态构象会促使聚合物分子链向平衡态构象转变,因此旋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浇铸膜。(3)通过改变聚苯乙烯十氢化萘溶液的温度,研究了成膜溶液性质对聚苯乙烯薄膜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聚苯乙烯十氢化萘溶液的θ温度为294K。当成膜溶剂温度从333K降低到291K时,厚度为22nm的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361K降低到349K。荧光光谱表明这是由于成膜溶剂性质影响了薄膜中分子链的缠结状态。当溶剂从良溶剂变成不良溶剂时,薄膜中受体与供体分子的荧光强度之比(IA/ID)从0.15升高到0.26,说明分子链线团收缩,减少了分子链之间的缠结。(4)基底性质影响聚苯乙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硅片基底经三甲氧基苯基硅烷改性后,降低了聚合物/基底的界面自由能,增强了聚合物与基底之间的相互作用,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未改性的硅片基底。基底性质不仅仅影响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还会影响聚合物薄膜中分子链的构象。基底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时,对聚合物分子链产生“拉伸”效应,使分子链更加伸展,当基底消除后,界面相互作用消失,分子链回缩。
【作者】刘英军;
【导师】王新平;
【作者基本信息】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014,硕士
【关键词】成膜方式;成膜溶液性质;界面相互作用;玻璃化转变温度;构象;链缠结;

【参考文献】
[1]司芗.TTI介质弹性波反射透射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固体地球物理,2012,硕士.
[2]贺春玲,张淑霞,嵇保中.长木蜂蜂粮中10-羟基-2-癸稀酸测定及功能活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4,02:176-181.
[3]朱珊珊.公司治理结构对高管薪酬—业绩敏感度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
[4]张德朝.基于DSP的光纤陶瓷套管分类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4,硕士.
[5]李科.MMP-9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相关性分析[D].川北医学院,内科学,2013,硕士.
[6]张琴.《敦煌愿文集》复音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12,硕士.
[7]安宇.中国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政治经济学,2014,硕士.
[8]刘瑞前.对外汉语中中国旅游饮食文化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2,硕士.
[9]李思渊.使用不同教材的中国学生西语学习情况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2013,硕士.
[10]张强.复合材料颤振模型的模态频率误差修正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2013,硕士.
[11]贾耀奇.广域环境下泄漏监测与突发事故抛撒传感器节点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2013,硕士.
[12]占海龙.单导联和多导联环境下胎儿心电分离算法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4,硕士.
[13]蒋政华.基于Libgdx的Android关卡类游戏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3,硕士.
[14]杨少晨.基于Android系统的安全测评方法及软件开发[D].重庆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15]王小旭,潘泉,梁彦,赵春晖.基于Unscented变换的非线性状态平滑(英文)[J].自动化学报,2012,07:1107-1112.
[16]陈雅.EPR制度下有限库存的逆向供应链决策与激励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17]梁婉玲.基于文化视角的家族企业治理模式探析[D].云南大学,工商管理,2012,硕士.
[18]李文斌.山西省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014,硕士.
[19]乔溪,张晓明,万建邦.基于XML的知识管理系统及其关键部分的设计[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4,04:55-60.
[20]陈剑.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HBsAg定量相关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4,硕士.
[21]田彦杰.基于集成模型的间歇式染色过程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013,硕士.
[22]周红军.苯并噁唑类化合物的微波辐射合成与性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有机化学,2003,硕士.
[23]陈晓燕.论唐诗日译的不可能性[D].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24]吕生华,孙婷,刘晶晶,马宇娟,邱超超.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层对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及作用机制[J].复合材料学报,2014,03:644-652.
[25]周铸.基于OpenSees非规则桥梁高墩抗震延性分析[D].长安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2014,硕士.
[26]张丁火.城市家庭结构变化对初中生德育影响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27]宋立中.论受贿罪中的贿赂[D].吉林大学,法律,2013,硕士.
[28]陈杏花.跆拳道运动对中学生自尊、焦虑和抑郁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3,硕士.
[29]毛祖兰.农产品物流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会计学,2014,硕士.
[30]赵彧,范玉顺.面向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集成化企业建模框架[J].控制与决策,2004,07:769-772+777.
[31]张国和.大唐平鲁200MW风电工程设计优化研究及效果[D].吉林大学,项目管理,2014,硕士.
[32]王赛伟.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初中体育教学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体育教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3]白哲,秦曦.保险资金安全运用的资本配置与监管[J].中国国情国力,2015,03:63-65.
[34]钟麦英,刘帅,赵辉宏.基于Krein空间的线性离散时变系统H_∞故障估计(英文)[J].自动化学报,2008,12:1529-1533.
[35]张曼.婚内强制性行为犯罪化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刑法学,2012,硕士.
[36]蒋朝明.基于模糊PID的救生舱氧气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中国矿业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2014,硕士.
[37]刘从新.做决策的“高参”[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47:33-34.
[38]杨欢.结构转换梁的预应力斜拉杆施工技术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岩土工程,2013,硕士.
[39]赵爽怡.安卓在新一代数字电视芯片上的移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技术,2013,硕士.
[40]李政伟,聂茹.数据仓库中元数据标准的研究[J].微机发展,2004,04:125-127.
[41]薛园园.阳泉五矿15~#煤瓦斯赋存规律与控制因素[D].中国矿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2014,硕士.
[42]阚世崃.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对政治稳定的影响[D].外交学院,政治学理论,2014,硕士.
[43]钱卓夫.资源课税制度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学,2012,硕士.
[44]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
[45]朱华伟.视频中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技术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46]李静.基于FPGA的旁路算法研究及其应用[D].湖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硕士.
[47]吴丹.非政府组织项目运作的困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2013,硕士.
[48]杨超.长沙众联广告印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49]王晓娜.媒体报道和时滞对传染病控制的影响[D].中北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
[50]丁蕾.寻找“回家”的路[D].西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