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聚磷菌混合菌群除磷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渐严重。磷是所有营养元素中对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水体中磷的去除已经成为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最为关键的一环。聚磷菌是一类在富营养化水体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在厌氧/好氧(A/〇)交替培养下可以过量摄取废水中的磷。目前废水中磷的去除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中的聚磷菌过量吸磷,进而随污泥排放去除这种方式来完成的。但由于对除磷系统中的聚磷菌群的聚磷特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使得在实际应用中生物除磷系统运行效果不够稳定。本文从我国典型的富营养化湖泊巢湖中筛选得到高效聚磷菌,研究单菌株与混合菌群的除磷特性及影响因素,为未来水体富营养化原位治理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通过两次分离筛选结合单菌株除磷效果的测定,从巢湖底泥中分离筛选得到6株聚磷菌株,通过对这六株菌株进行组合,测定了混合菌群的聚磷效果,并研究了菌种添加比例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筛选的菌株互相搭配时,会产生明显的拮抗作用,除磷效果下降明显。在15组组合中,D3+D6的组合除磷效果最好,除磷率达到58.2%。由于两次筛得的菌种互相组合效果都不如同一次筛得的菌种相互组合效果好,三种菌种组合采用同一次筛得的菌种内部组合,编号1和2分别为C1,C2,C3组合和D3,D4,D6组合,两种组合效果均不如两种菌种组合效果好。C2:D3的最佳比例为2:1,除磷率达到55%,C1:C2的最佳比例为2:1,除磷率达到59.4%,D3:D6的最佳比例为1:2,除磷率达到62.5%分析比较后优选聚磷效果较好且无拮抗作用的两株细菌D3和D6作为深入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D3和D6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通过对影响菌株D3和D6聚磷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厌氧/好氧交替运行是聚磷菌聚磷过程的两个必要阶段。在改为好氧培养后,聚磷菌吸磷速率非常快,12h内就基本完成吸磷过程。对于两株菌株而言,最适培养时间为2天。两菌株的最适聚磷温度均为20℃左右。但两株菌株的温度适应性很强,在8℃~30℃的温度范围内均显示出较高的除磷率。菌株D3在pH值为7-11的范围内都可以良好地生长及除磷,除磷率最大为84.5%;菌株D6的除磷率在pH7-9时达到最大,为92.7%。微量元素的缺乏对D6菌株影响更大,其OD值相比有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降了33.2%,除磷率从93.1%下降到77.1%。D3菌株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其OD值相比有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降了27.5%,除磷率从84.7%下降到74%。两株菌株除磷的最适碳源都是乙酸钠;菌株D6能够更好地利用不同种类的碳源进行除磷。以十五里河水样为对象,进行了模拟自然水体中的生物除磷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筛选的两株高效聚磷菌株D3与D6所组建的混合菌群可以在自然水体中保持较强的聚磷能力。因此,将固定化聚磷菌混合菌群应用于自然水体中磷的原位去除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这也为治理城市纳污河道的富营养化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邵啸;
【导师】王宁;
【作者基本信息】安徽大学,环境科学,2014,硕士
【关键词】生物除磷;聚磷菌(PAOs);除磷率;厌氧/好氧;混合菌群;
【参考文献】
[1]翟永平.基于显微图像的结核杆菌自动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
[2]罗经纬.基于高阶泰勒级数快速计算ATC的研究[D].湖南大学,电气工程,2012,硕士.
[3]李桦兰.中国铁矿石贸易价格的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2013,硕士.
[4]陈颖.茶对降低小鼠体内盐酸克伦特罗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茶学,2013,硕士.
[5]周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企业环境责任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伦理学,2014,硕士.
[6]张岳.CX公司融资问题研究与对策[D].郑州大学,金融(专业学位),2013,硕士.
[7]刘占伟.基于DWT与2DLDA的人耳识别算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2013,硕士.
[8]潘峰,陈杰,甘明刚,蔡涛,涂序彦.粒子群优化算法模型分析[J].自动化学报,2006,03:368-377.
[9]贾晓光.锂电池储能系统在混合动力动车组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10]叶祥杰.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11]胡晓冬,马磊,姚建华,陈智君,VolodymyrKovalenko.用于激光再制造的沸腾式送粉器仿真与控制优化[J].应用激光,2013,01:24-29.
[12]吴娇颖.低引气缓凝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材料学,2012,硕士.
[13]张宇.数字时代的汽车标志设计[D].吉林大学,艺术设计,2014,硕士.
[14]钱霄栋.嘉兴市新居民积分制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公共管理,2013,硕士.
[15]陈渭泉.软测量技术中的变量选择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16]郑聪辉.旅游景区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
[17]饶俊.基于Java Card技术的校园卡应用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04,硕士.
[18]唐颖.c-Jun亮氨酸拉链结合蛋白(Jlip)和干扰素诱导的蛋白IFP35及其自身的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细胞生物学,2004,硕士.
[19]王潇漾.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和热电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20]毛媛.天波超视距雷达海面回波多普勒谱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无线电物理,2012,硕士.
[21]刘殿臣.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规制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法律,2012,硕士.
[22]田柳.城市偏向的财政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研究[D].新疆大学,政治经济学,2013,硕士.
[23]洪美琴.曲柄连杆机构振动筛的力学及有限元仿真分析[D].湖南大学,机械工程,2011,硕士.
[24]李德新.低温空分流程的简化建模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25]张蕊.赤峰市医院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26]王春光.并联式混合动力拖拉机能量管理策略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车辆工程,2014,硕士.
[27]李晓盼.民族地区多媒体字源识字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教育技术学,2013,硕士.
[28]于洪,杨大春,吴中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的应用[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1,04:45-48+53.
[29]应宏微.汽车牌照静态图像识别系统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
[30]蒋慧.张帅的《钢琴前奏曲三首》演奏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音乐学,2014,硕士.
[31]许青学.我国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行政管理,2013,硕士.
[32]贾进斗,孔繁恕.不同油气勘探阶段的非地震勘探技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1,04:444-450+479-516.
[33]谢丹彤.基于联合仿真的旋挖钻机钻孔作业系统性能分析[D].吉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2013,硕士.
[34]李秀琴,王惠芳,张秋梅.高温铂电阻温度计校准装置[J].宇航计测技术.1991(04)
[35]张枥心.伊犁师范学院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软件工程,2014,硕士.
[36]熊圣明.基于电感线圈的车辆检测器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37]张纯学.台湾军队的武器装备状况[J].飞航导弹.2001(02)
[38]张向亮,吕飞鹏,李运坤,张云勇,戚琦.基于保护重要度的多组同基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10:90-93.
[39]蔡磊.延炼液化气精制工艺存在问题探讨[D].西安工业大学,材料工程,2013,硕士.
[40]蔡斌.微血管灌注肿瘤细胞粘附模型建立及粘附机制的活体内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2011,博士.
[41]李小鹤.论大学生思想心理辅导与专业教育的相互促进关系[J].中国校外教育.
[42]李海波,刘松,李欣欣,李宏伟,田召广.超大断面圆坯连铸机控制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1,01:56-60.
[43]周洪生.南海北部地质结构复杂区域地层速度求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2013,硕士.
[44]杨林英.Bézier曲线的拼接及扩展[D].西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2013,硕士.
[45]宋景蚨.提前还船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2014,硕士.
[46]毛德羽.Cu_2O/AA杂化树脂的制备及其涂层防污性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无机化学,2013,硕士.
[47]孔祥森.聚酰亚胺/聚丙烯复合纳滤膜及其过程应用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48]王勇.基于海铁联运的集装箱空箱调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2013,硕士.
[49]袁世奇.对外汉语教育数字出版瓶颈性问题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传播学,2012,硕士.
[50]陈峰蓉.论后新时期女性作家文本的性别置换现象[D].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2004,硕士.

- 下一篇: 泉大资源枯竭矿区塌陷区土壤修复效果研究
- 上一篇: 海带和铜绿微囊藻微生物转化过程中形态和成分变化研究
相关推荐
- 基于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冬小麦晚霜冻害早期诊断研究
- 11月05日
- 加强和改进常德市社区管理研究
- 10月19日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
- 09月30日
- 我国区域收入差异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
- 0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