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基于纳米金和硅量子点化学/生物荧光传感体系的研究

几个基于纳米金和硅量子点化学/生物荧光传感体系的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24-11-02 分类:硕士论文 喜欢:1740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纳米材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许多特殊的理化性质。比如,优异的光学性质、良好的电化学活性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等。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学、光学、催化、生物化学、细胞成像及医学等领域。本论文的工作重点是利用纳米金和硅量子点这两种典型纳米材料优异的光学性质,设计了一系列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的纳米生物荧光传感器用于生物分子及重金属的检测,主要内容如下:1、利用纳米金对荧光素有很强的荧光猝灭作用,设计了一种用于同一溶液中用荧光法检测鱼精蛋白和肝素高选择性,超灵敏的传感器,建立一个超灵敏、无标记鱼精蛋白和肝素的传感检测方法。荧光素通过静电吸附于纳米金的表面,其荧光产生严重的猝灭。加入鱼精蛋白,鱼精蛋白与荧光素分子之间发生竞争作用,荧光素分子从纳米金的表面脱离,从而使荧光增强,利用此时的荧光素的荧光强度变化值来检测鱼精蛋白。当加入肝素,肝素与鱼精蛋白结合,此时荧光素分子又重新吸附在纳米金的表面,从而使荧光素的荧光被猝灭,体系的荧光减弱。从而实现对肝素的检测。在优化的条件下,这种方法检测鱼精蛋白和肝素的检测限分别可以达到6.7ng/mL和1.3ng/mL(S/N=3)。2、利用纳米金对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的荧光猝灭,设计了一个基于纳米金的开关型三聚氰胺荧光传感器。实现对三聚氰胺的灵敏检测。这种新型的荧光探针具有较好的光学稳定性,并且荧光强度大。相对于荧光素这种传统的荧光团而言,其对环境的pH依赖性较小。并且其在550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与纳米金的紫外吸收峰有较大的重叠,将这种新型的荧光探针与纳米金一起孵育,其荧光会被猝灭。当三聚氰胺与纳米金作用时,会使纳米金聚集,纳米金的紫外吸收峰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其与探针的重叠峰面积减少,最终探针的荧光得以恢复。通过测定荧光探针的荧光发射峰的变化从而实现对三聚氰胺的检测。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三聚氰胺的响应范围为0.2-4μmol/L,检测线低至3.3nmol/L(S/N=3)。并且此方法能实现奶粉等实际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3、设计了一种新型无标记硅量子点荧光探针用于铜离子的检测。在这个工作中,我们利用硅量子点作为一个荧光探针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铜离子。本工作主要是基于两个原理:第一,硅点的荧光可以被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性物质猝灭;第二,在有氧条件下,抗坏血酸能将铜离子还原成亚铜离子,并且产生过氧化氢,产生的过氧化氢会与被抗坏血酸还原的亚铜离子发生类芬顿反应,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基于以上实现对铜离子的检测。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该荧光传感器对铜离子的线性响应范围为25-600nM,检测限为8nM(S/N=3)。此外,这个荧光探针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铜离子的检测。
【作者】赵江娜;
【导师】张友玉;
【作者基本信息】湖南师范大学,药物分析学,2014,硕士
【关键词】金纳米粒子;硅量子点;肝素;鱼精蛋白;三聚氰胺;铜离子;

【参考文献】
[1]易江义.神经网络PID控制在汽车发电机性能自动测试系统的应用[D].中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4,硕士.
[2]赵璐.RFID射频系统防碰撞算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13,硕士.
[3]王振宇,杭小树,边历峰.一种基于时间窗口的关系数据库中挖掘序贯模式的算法[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03:336-341.
[4]杨志.三辊行星轧制铜管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硕士.
[5]龚殿.辣椒环斑病毒(Chilli ringspot virus)全基因组克隆及序列分析[D].海南大学,微生物学,2012,硕士.
[6]周英.缺氧诱导因子-1α及其靶基因在新生儿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学位),2013,博士.
[7]陈潇.H电梯公司零部件入场物流服务链的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物流工程,2013,硕士.
[8]赵磊.香蕉皮多酚对SD大鼠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实验研究[D].桂林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2,硕士.
[9]刘伟,王继明,王智平.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功能型对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11,03:275-283.
[10]刘平平.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014,博士.
[11]宣天赐.带HollingⅢ型功能反应函数捕食—食饵生态经济模型的Hopf分支[D].湖北师范学院,应用数学,2013,硕士.
[12]王更杰.X核电公司多项目焊接质量管理案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13]于媛.期刊国际化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情报学,2004,硕士.
[14]李丹.蒯因翻译不确定性论题的哲学阐释[D].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2,硕士.
[15]刘光杰,戴跃伟,王金伟,王执铨.随机调制隐写中的噪声同步分析[J].控制与决策,2006,05:572-575+579.
[16]张楠.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2003,硕士.
[17]苏本跃.CAGD中三角多项式曲线曲面造型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数学,2004,硕士.
[18]胡珊珊.DVB-T2系统中BCH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2,硕士.
[19]成丽苹.氢空位及Ti、Nb、Mg元素取代对LiNH_2结构和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2013,硕士.
[20]姚莹.LaBO_3型钙钛矿催化剂第一性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化学工程,2013,硕士.
[21]乔林波.面向高速网络的复杂网络威胁模式提取方法研究与实现[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2,硕士.
[22]谢玉敏.精冲模CAD及三维动态演示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004,硕士.
[23]张登祥.中国艺术品市场创新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高级工商管理(EMBA),2013,硕士.
[24]张珍.鲤鱼NLR-C基因克隆及其特性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细胞生物学,2013,硕士.
[25]秦杰,马韬韬,郭创新.调度自动化设备状态在线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06:95-98.
[26]赵建平.榨菜TuMV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侵染植物的生物学特性[D].浙江大学,蔬菜学,2004,硕士.
[27]张宇.土方施工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偏位影响的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结构工程,2012,硕士.
[28]王志亚.中国大陆真人秀节目“泛主持”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新闻学,2014,硕士.
[29]徐胤嫚.景德镇水浒108将群雕的创作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美学,2014,硕士.
[30]童菲.中国白酒命名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2014,硕士.
[31]武大洋.近场地震作用下轻型自复位消能摇摆刚架减震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32]程远骏.拇外翻中医证型的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科学,2014,硕士.
[33]司新萍.传统媒体对微博舆情的引导分析[D].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2013,硕士.
[34]袁广亮.电力系统远动主站端软件远程维护技术的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计算机应用技术,2004,硕士.
[35]王加真.五种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在盆栽条件下对多年生黑麦草的促生作用及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草业科学,2003,硕士.
[36]梁志峰,董昱,张智刚.2006—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直流输电系统强迫停运统计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06:1-5.
[37]刘娜.俄语法律文本的汉译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8]贺鑫.基于NPE技术的2μm脉冲光纤激光器[D].华南理工大学,2014.
[39]韩慧芳.有机硅改性PVP水凝胶软接触透镜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应用化学,2004,硕士.
[40]许敏.英汉演说语篇照应手段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4,硕士.
[41]陈肖婷.莞香文化及其产业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2012,硕士.
[42]杨柳.《基础教育改革与趋势》交传实践反思性研究报告[D].吉林大学,翻译,2014,硕士.
[43]本报记者黄伟耿联顾雷鸣.奋力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N].新华日报,2015-04-15002.
[44]刘卫亮.基于结构光三维测量的大锻件图像处理算法的研究[D].东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2014,硕士.
[45]董哲.沙棘根系分泌物酸类物质与根际区土壤养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2013,硕士.
[46]赵雪花.Sb掺杂多孔SnO_2包覆MnO_2的制备及用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3.
[47]方一鸣,焦晓红,赵现朝,王益群.自校正PID控制在冷轧带钢厚控系统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1999,04:30-33.
[48]何丽萍.K服装公司的品牌形象塑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49]崔永梅,张英.企业合并商誉及其减值的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之友,2014,23:64-68.
[50]李世东.论退耕还林的关键环节——“补”[J].绿色中国.2005(04)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