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之下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5-06-08 分类:期刊论文 喜欢:1822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的高增长却没有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加上国企职工下岗及新增就业人口的压力,当时就业形势严峻,就业任务艰巨,各级政府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作为工作重点,学术界也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进入21世纪,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且同期,我国也正在处于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当中,又初步的实现了结构调整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步进行。然而,当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而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显著。从2004年开始,我国的就业形势出现了转折。我国东部各大城市开始出现“民工荒”现象,致使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招工困难;此后,“民工荒”现象不仅没有出现缓解,而且愈演愈烈,呈现扩散之势。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开出优惠条件吸引农民工,甚至出现东西部城市之间为了吸引农民工而展开激烈竞争的现象。面对这一形势,我们需要对过去的学术观点、政府政策进行重新审视和调整,一方面要从总体上重新审视我国劳动力供求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从更深层次把握劳动力供求关系,以探讨在新形势下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我们说,产业结构的演进与就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就是资源的重新配置,而国民经济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就是要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首先,产业作为就业的载体,我们说在一定程度上,产业结构决定着就业结构,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就必然会造成相对的就业结构的转变;其次,随着产业结构由较低级向较高级的阶段演进的过程中,必定要有合理的就业结构与之相适应,否则的话,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必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说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目前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进行着不断优化和升级,与此同时,我国的就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相对调整。对产业结构而言,尽管其变化方向基本一致,但就其变化的程度却是有所不同,这就表明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性。本文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评析,又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我国当前劳动力供求发生转折的情况下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的协调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工作:第一,通过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就业和人口等相关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演进趋势进行了详细的现状分析。并对我国劳动力供求形势的转折以及在这一转折之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就三次产业就业增长率、就业比重进行分析,从而从更深层次分析刘易斯拐点及劳动力供求转折的出现以及相关的结构性变化。得到结论:(1)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就业结构的变化基本上符合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然而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幅度并不是完全一致,.这其中存在着显著的非均衡性。由数据分析可得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贡献程度总体上要大于第二产业,但在2004年,这二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此后,2005-2007年和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却高于第三产业。这一时段也正是“民工荒”爆发较为突出的时段,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的订单增加,导致劳动力需求大幅度上升,但由于招工难而开工不足,因而工业部门用工短缺较为突出。这也说明,近32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转向第三产业,但2004年以后(特别是其中4年)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了以工业部门为主的第二产业。(2)我国城乡就业结构的演化趋势是城镇就业人口一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城乡之间的壁垒开始逐渐被打破,并开始逐步迈向城镇化。同时,对我国就业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也同样说明了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趋势符合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即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阶段时,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而我国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分别被第二、三产业吸纳。(3)刘易斯拐点或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折所反映的是就业总量的变化。但是,我国由“民工潮”向“民工荒”的转变所形成的这一拐点或转折伴随着深刻的结构变化因素,而这一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是推动劳动力供求形势转折的一个重要力量。第二,本文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的方法是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关系分析方法,并进行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并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模型估计。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第一产业对就业存在负向影响关系,即随着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该产业就业人数相应减少,即第一产业的增长无法拉动第一产业就业的增长,而且还存在劳动力挤出效应;而第二产业中,面板数据分析得到的结果较为符合我国劳动力供求现状,即第二产业对就业存在相互促进影响;第三产业中,其增加值对就业影响系数为正,这表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能带动相应的就业人数增加,在格兰杰检验中我们得知,第三产业就业影响系数远远大于第二产业,因此其吸纳就业的能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远远强于后者,而在面板数据分析中,得到第三产业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却是具有负向影响。这就验证了,从最近几年来的“民工荒”来看,工业部门民工短缺现象更加突出,也就是说,从近期看,工业部门的就业吸纳能力要强于第三产业。在2005-2007年和2009-2010年中,我国的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高于了第三产业。而这几年又恰是“民工荒”较为突出的年份,尤其是表现在工业部门。这一现象与前述各产业的就业贡献率的分析相一致,也正是本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的较为全面的验证。第三,运用各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就业弹性、就业弧弹性、比较劳动生产率等多种分析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第三产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弧弹性,是中国现阶段就业增长最快、吸纳劳动力能力最强的产业,同时我国的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第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调整也逐渐趋于合理,而第一产业却出现了非均衡的趋势。第四,运用结构偏离度指标来研究我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性,准确把握二者在演进过程中的协调程度,同时对我国的人口结构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村青壮年劳动剩余已经不多,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的潜力已经很小;通过对第二产业偏离度的分析得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仍然很大;而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空间却正在逐步缩小。从总体趋势上来看,虽然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达到枯竭的程度,但由于人口结构的限制,未来我国将继续出现青壮年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趋势,农村已很难继续为城镇提供足够的劳动力供给。第五,关于劳动力供求平衡及结构调整问题的思考。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趋势看,第三产业对就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单位增加值的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多,吸纳就业能力最强,但从2004年开始,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发生转折,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出现较快增长,并随着工业企业订单的增加,整个工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因此最近几年第二产业的就业贡献率和就业弹性等指标快速上升,甚至超过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这种转移速度开始加快。虽然第一产业目前仍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且产业结构负偏离度很高,但由于人口结构的限制,青壮年农民工比例下降,第一产业劳动力继续转移的潜力在下降,因而未来劳动力短缺问题将长期存在。随着劳动者工资、待遇、福利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也逐渐微薄,依赖“人口红利”实现增长的环境已一去不复返了。面对这种形势的变化,政府政策、政府和企业的思想观念都要做出调整或改变。最后,本文建议:转变思想观念,遏止劳动密集型产业盲目扩张趋势;大力提高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减少对操作式劳动力的用工需求;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先满足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
【作者】韩晓娜;
【导师】方行明;
【作者基本信息】西南财经大学,国民经济学,2013,博士
【关键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第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张姝.中国企业跨国经营风险评估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企业管理,2013,硕士.
[2]丁明,王京景,李生虎.基于扩展拉丁超立方采样的电力系统概率潮流计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04:163-170+22.
[3]单晓明.双CPU解析冗余通信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12,硕士.
[4]刘宇宁.常州XY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5]曾波.中医药干预对上尿路结石PCNL术后康复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6]张国强,张伯明.基于组合预测的风电场风速及风电机功率预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18:92-95+109.
[7]陈佳.奇异跳变系统的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013,博士.
[8]叶斌.转炉钢渣气碎工艺技术及产业化[D].重庆大学,冶金工程,2003,硕士.
[9]刘鸿飞.基于无电解电容LED驱动电源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2013,硕士.
[10]徐中娟.利用APE-PCR方法筛选白血病原病毒插入位点及相关基因的研究[D].苏州大学,细胞生物学,2014,硕士.
[11]秦韦子.秸秆基质产沼气发酵过程优化[D].湖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2013,硕士.
[12]付洁.基于“第二人生”的虚拟学习环境创设[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13]蔡淑波.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在窄薄砂体油田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学位),2013,硕士.
[14]张佳欢,陈思,方晶,廖文强,罗骁,王旭.新型β成核剂NA对聚丙烯等温结晶行为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3,08:104-107.
[15]刘艳军.汽车起重机主要结构件参数化分析系统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2013,硕士.
[16]郭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会计学,2012,硕士.
[17]鲁亦斐.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堂师生互动模式中的教师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2013,硕士.
[18]马海涛,李春艳,汤莲花.基于聚类分析的高速铁路客运市场细分[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5:5-8.
[19]王敏.软交换技术在电力调度通信专网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0]王麒轩.A污水处理项目分析与评价[D].天津大学,项目管理,2013,硕士.
[21]安庆标.淮北市乒乓球俱乐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2,硕士.
[22]吴昊天.基于阴影覆盖的光伏阵列最大功率跟踪研究及实现[D].扬州大学,动力工程(专业学位),2012,硕士.
[23]罗达.南亚热带格木、马尾松幼龄纯林及其混交林碳氮特征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学,2014,博士.
[24]李晟华.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5.
[25]刘俊华.电力变压器灰色关联故障诊断模型的组合权重法[D].湖南大学,电气工程,2011,硕士.
[26]梁兆景.急症科37例急性荨麻疹的诊疗总结[D].大连医科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2012,硕士.
[27]潘慧兰.群并半群及其上同余的几点研究[D].西南大学,基础数学,2014,硕士.
[28]李结石.小学数学学业试卷质量指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2,硕士.
[29]余梦泽,陈柏超,曹志煌,田翠华,邱昊.110kV并联可控电抗器及其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03:87-91.
[30]窦书阁.刑事案件中证人证言可靠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1]王琦.结构性产品的评价与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32]焦慧敏,王党校,张玉茹,方磊.基于书写摩擦力的签名识别方法[J].自动化学报,2011,07:883-890.
[33]蔡路茵.三水醋酸钠相变特性及蓄热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34]周明.大庆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3,硕士.
[35]郭莉.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时间副词习得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3,硕士.
[36]孟令飞.基于SOPC的图像融合系统[D].内蒙古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3,硕士.
[37]孙永福.基于转移定价避税行为的反避税研究[D].山东大学,税务(专业学位),2013,硕士.
[38]高雷.长春中医药大学开设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2012,硕士.
[39]颜继忠,童胜强,盛柳青,陈钢.结香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S2:31-33.
[40]王永生.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2014,硕士.
[41]吕超.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内蒙古大学,工商管理,2013,硕士.
[42]马晨.L型平面不规则高层框—剪结构抗震设计研究与实例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硕士.
[43]李朝阳.汽车油泵装配线信息追踪系统的研发[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车辆工程,2014,硕士.
[44]严芹.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背景、现状及对策分析[D].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2003,硕士.
[45]曾明.基于镜像神经元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D].浙江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2013,硕士.
[46]李翊铭.沈阳市保障性住房相关的问题研究与对策[D].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专业学位),2013,硕士.
[47]李跃.高三英语开放作文错误分析与提高[D].首都师范大学,学科教学,2013,硕士.
[48]姚家驹.论卡佛作品中的“睡眠”意象[D].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2,硕士.
[49]李佳.中国扬琴作品类文献研究综论[D].西安音乐学院,扬琴演奏,2014,硕士.
[50]杨欣怡,吕伟涛,杨俊,张舸,马颖,姚雯,李清勇.3种阈值方法在闪电通道图像识别中的应用[J].应用气象学报,2014,04:427-435.

相关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