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研究 03月28日

【摘要】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学贯中西的美学家、教育家,其美学成就与美育贡献并没有被完全挖掘。本文以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整体面貌、特点、内涵、目标、途径等,探讨总结其学术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总结与分析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的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从丰子恺的生平与思想出发,对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的整体面貌及特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释义理论在汉英现场口译中的运用研究 09月06日

【摘要】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越来越重视外交往来的中国人不仅对口译员的数量需求大大提高,更多的是对译员的翻译质量有所要求。由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加之现场口译本身的即席性、时限性等特点,直译并不是对所有汉英口译任务都适用的翻译方法。法国翻译理论家D·塞莱塞科维奇创立的释义理论认为,译员所追求的应是说话者言语的意思等值,而不是语言符号的含义对等,意义单位是可以帮助建立 […]

抗日根据地社会救助事业研究 05月18日

【摘要】本文运用历史研究中的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以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救助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了抗日根据地社会救助的情况,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社会救助的特点、该时期开展社会救助工作的意义和启示。本文第一章为前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社会救助工作的意义、背景,以及该课题目前的研究情况,而后阐述了本文的重点难点。本文第二章为抗日根据地社会救助的概况,主要阐述了社会救助的概念和对象,抗日战争时 […]

武帝时期置朔方郡的必要性和影响 03月12日

【摘要】西汉武帝时期,在新收复地区河南地设置朔方郡,是武帝伐匈计划中极具战略意义的一步。朔方郡依山傍水,既可依赖水源发展农业,又可仰仗天堑据关防守,以朔方郡为依托还可控制高阙等重要关塞,对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以后汉匈战局的进程发生重大影响。朔方郡在开发边疆、开拓疆土、防止中原人口外流等方面也起到很大作用。然而这项工程也给政府带来巨大经济压力。为支持朔方郡的持续建设,政府通过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

音乐剧《赤道雨》唱段与音乐审美研究 03月04日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音乐剧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发展,1982年在北京上演的《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称为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剧作品。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多部原创音乐剧相继问世,如《快乐的推销员》《日出》《赤道雨》《金沙》《狂雪》等等,它们的出现即如书中所言“音乐剧作为一门国际艺术,不在只是姓“西方”,慢慢也会有“中国”的称谓”而随着对自身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国音乐剧也会慢慢的找到自己的内容与风格。在 […]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12月19日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最高目的的理论,其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于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主题。任何时代的人们都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关注自身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前景,所以人的发展问题随着时代的更替也不断的被研究,并更新完善着。在我国,历代共产党人都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人的发展问题放在首要位置,结合特定时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本文通过回顾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的 […]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葛浩文对《生死疲劳》的翻译 10月23日

【摘要】莫言是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当代作家之一,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谓名至实归。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又一成功典范,其中译者的作用功不可没。莫言作品的英译皆出自资深汉学家葛浩文之手,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30多位中国当代作家的小说50余部,为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该译者被称为“中国文学的接生婆”。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生死疲劳》也是他所有作品中获得国际大奖最多的一部作品,尤其受到国外文学界的 […]

释意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 10月14日

【摘要】释意理论是世界上第一套系统的口译理论,也是口译界理论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不仅在西方口译理论研究中脱颖而出,也在中国口译理论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逐渐成为现场口译的重要指导,并重新界定了翻译程序:理解原文–脱离源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本篇论文主要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指导,以外交部译员张璐对温家宝2011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答记者问的口译交替传译为实例进行分析,旨在说明释意理论 […]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研究 09月12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政治多极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国家理论越来越成为人们探讨和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献和当代中外学者的理论成果出发,以时间为顺序,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必要的论述。论文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论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系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研究的思路 […]

释意理论视野下记者招待会口译技巧研究 09月04日

【摘要】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地提升,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增多,国外需要通过很多方式了解中国,新闻发布会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由外交部主办的2013年李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的记者招待会受到中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主要阐述新一年政府的观点、立场并回答记者提问。它提问的内容有民生、经济、国际关系、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由于李总理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的自身特点,对译员的知识水平,政治立场,听力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