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柳宗元的影响研究 01月31日
【摘要】司马迁和柳宗元生活在封建社会最繁盛的发展时期——后称汉唐盛世。两位大家从社会背景到人生际遇都具有相似性和典型性。他们相似的生活背景和共同的生命际遇,让他们都选择了高洁的人格和民本的创作视角。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以司马迁和柳宗元的社会、思想、个人际遇为背景,从文本的角度探究司马迁对柳宗元的影响。此角度的研究成果颇多,观点和论点也各有千秋。笔者竭尽全力收集资料并融入了自己的一点浅薄见解,从他们的 […]
装饰雕塑创作中点、线、面、体组合形式的研究与探索 06月05日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材料的多样化,新思想观念的不断渗入,创作者思维的不断拓展,使得雕塑的形式表现语言更加丰富。对雕塑创作中形式语言的再创造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装饰雕塑创作中的形式语言是雕塑家们在进行雕塑创作时依靠他们的主观意识,通过对自然形态的观察感受,所认识总结的结果;是创作者通过各种形式构成要素的组合表达自己对于自然的理解的方式;是创作者们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桥 […]
都市水墨人物画的现状 05月14日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都市人物画在当代水墨中的现状和发展,并着重论述都市人物画所要表达的精神世界和审美特征,首先在第一章写都市水墨人物画的起源和发展,分成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的水墨发展,主要描述社会发展变革和都市化进程对现代水墨画的影响,以及都市水墨人物画家在保持传统水墨中笔墨感觉的同时,表达都市生活以及都市精神。第二章描写都市环境中水墨人物画的情感表达,以艺术家对都市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态度, […]
视觉文化视野下的云南女性艺术家的生存态势与艺术语言解读 05月14日
【摘要】本文拟从东西方及云南特定地域的艺术文化对接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女性艺术家个体化特征的阐述,在视觉文化视野中结合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及海德格尔学说对女性艺术家的生存态势和创作语言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探讨云南女性艺术家的地域性特征与差异性的生存形态。着重论述刘自鸣、孙国娟、甫立亚三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艺术家的艺术发展、创作方式、艺术语言及心理内涵等方面所带来的启示。旨在希望通 […]
绘画“形象”新解 05月02日
【摘要】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以感官可知的塑造为本体语言,在表达中,通常涉及一个日常词汇——“形象”。这个词可以拆分为两部分:“形”和“象”,分别代表事物的呈现及其关系,在绘画作品中具体表现为直观的视觉印象和深层的精神情感。艺术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和传递,这一过程中,因人的不同,客观世界中的形象在认知和表达上极易发生偏差,由此情感寓于其中,并诞生出多彩的表现形式。我们将“形象”笼统概括为 […]
李文信山水画写生稿个性化选择研究 02月26日
【摘要】李文信先生他的作品是生他养他的故乡,是他带着学生上山下乡体验生活的地方,在那山居庭院里有他与老农把酒话桑麻的亲情。我总觉得在他的山水写生稿里同样映照着他的人生感慨,也是他美好的回忆、情感的表达,是他心田里的诗。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山水画家的写生各自呈现不同的状态,样式也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各具特色。值得把他们分类的进行研究分析,找出隐含的共同规律和依据,而不同的生活体验、情感表达所产生别具 […]
女性书写:智性·情感·身体 11月12日
【摘要】女性诗歌由对“人”的追求、“女人”的找寻到对“个人”的找寻,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的逐步深化。本文在梳理女性主体意识发展的基础上,主要探讨90年代女性诗歌的创作。从根本上来讲,90年代女性诗歌的繁荣景象是女性主体意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70年代末、80年代初,舒婷的诗歌开始关注“人”的意识,探寻“人”的价值,开启了女性的自我发现之旅。80年代中后期,翟永明的诗歌性别意识鲜明、强烈,意在颠覆男性中 […]
论社会运动中的歌谣 10月01日
【摘要】本文力图回答的问题是,如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认识作为大众话语的歌谣。本文将歌谣还原于其产生的具体社会历史过程(分别为中共领导的革命运动和新中国发动的大跃进运动),视歌谣(分别以红色歌谣和红旗歌谣为例)为一种话语的表达和传播实践,揭示歌谣话语的产生和传播机制、歌谣呈现的“表达性社会实在”及其在社会运动中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在社会运动中,政党或国家通过将意识形态话语(如“革命”、“土改”、“翻身 […]
人际交往诚信问题研究 08月28日
【摘要】人际交往诚信是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诚实、信用与信任等关系的综合体。人际交往诚信不仅能够推动社会成员人际关系顺利开展,还能降低人们交往的成本,使交往双方免于复杂的信任机制的困扰,能够提升人际交往的效率,积累人际交往的社会资本,增强社会成员竞争力,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国家形象。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交往方式的变化,人际交往诚信日渐成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冲击着社会信任与交往模式。人际交往诚信 […]
情感与理性:康德宗教哲学内在张力及调和 08月11日
【摘要】康德哲学的理性主义之特点恐怕是治康德学的人基本上都接受的,康德哲学中对经验论和唯理论所做出的调和与折衷也是被学界所广泛认可的。除此之外,康德哲学中的情感因素,一般说来,大部分人都认为会集中体现在康德的美学思想中,尤其是康德早期著作《对美感和崇高感的观察》以及《判断力批判》有关审美的判断里面。基于上述观点,当我们面对康德的宗教哲学时,往往也会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对待之,尤其是在康德提出理性宗教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