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森林植被碳估算及其分布特征 08月06日
【摘要】研究以吉林省森林植被为对象,基于森林清查资料和标准地生物量、含碳率的计量结果,估算吉林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碳库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对减少森林生态系统碳库估算的不确定性,全面理解省区森林在碳循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指导区域进行面向碳汇功能的森林经营等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区域主要林分类型乔木层生物量介于77.70~200.78t/hm2之间,以针阔混交林最高,人工杨树林、人工樟 […]
气候变化背景下思茅松天然林生物量模型构建 08月02日
【摘要】生物量模型是森林生物量研究的重要内容,森林生物量的直接模拟和生物量转换是生物量模型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目前构建了大量的生物量模型,但模型中较少考虑环境因子,且缺乏生物量生长模型。鉴于此,本研究选择云南省普洱市三个思茅松天然林典型位点(墨江县通关镇、思茅区云仙乡、澜沧县糯福乡)调查了思茅松天然林45个样地和128株单木的生物量,从单木和林分水平构建了考虑环境因子固定效应的区域混合效应模型、考 […]
不同槭属植物幼苗对水分、光照及氮沉降的生理生态学响应 06月22日
【摘要】全球变化,包括局部地区干旱及氮沉降等,正变得日益严重。全球环境变化也使得森林光照异质性的发生频率增加。森林植被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而森林植被将如何采取生理生态学措施适应变化的环境,成为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选取了中国暖温带常见的几种槭属植物:三角枫(AcerbuergerianumMiquel),青榨槭(AcerdavidiiFranch),元宝槭(Acertruncatu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