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控制卡的双机热备实现 03月23日

【摘要】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中,为提高核心部件控制站中控制卡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实现两个控制卡双机热备工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主从式双机热备,涉及双机热备中的上电竞争、状态检测、故障切换以及数据同步操作。采用硬连接方式利用RS触发器与D触发器实现双机间的上电竞争与状态检测,以控制器局域网CAN的组播方式实现双机的输入数据同步。在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简化电路设计,降低系统复杂度和硬件成本。详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三峡库区消落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迁移释放的静态模拟 03月23日

【摘要】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己成为全球性的重要有机污染物之一。目前在三峡水库的流域中己被广泛检出,对水库的水环境安全产生了较大的风险。三峡水库由于其特殊的调度方式,使库区周围形成了大面积的消落带,消落带土壤作为特殊的淹水土壤,受库区水周期性的淹没、冲刷、淤积,既能成为库区水体的DBP源,也可成为水体的DBP汇。消落带土壤淹水后其pH、溶解氧含量、水温、微 […]

DAB2IP在结直肠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 12月20日

【摘要】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全世界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第五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转移是结直肠癌复发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临床上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已经发生了微转移。因此,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结直肠癌转移的新方法是当今肿瘤学研究的一项迫切任务。人DOC-2/DAB2相互作用蛋白基因(DAB2IP),又称为ASK1相互作用蛋白(AIP1),是最 […]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金属/有机界面物理过程的唯象研究 12月20日

【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基于有机小分子或共轭高聚物材料的光伏器件。相较于无机太阳能电池,它具有成本低、柔性可折叠、制备方便等许多优点,因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一个很热门的研究领域。本论文就是以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研究对象的,重点关注它的金属电极与有机层界面处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器件的工作参数和效率的影响。第一章是对应用背景和研究方法的概述。在第二章我们首先介绍了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三代发展历程; […]

基于巢式Logit模型的城市交通结构演化建模与仿真 11月28日

【摘要】巢式Logit模型是交通方式选择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通过对居民出行方式对比较分析,结合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习惯,给出多种巢式层次划分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并确定将城市交通结构划分为公共交通巢、非机动交通巢和非公共机动交通巢等3个,引入疲劳度系数,结合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构建不同巢的效用函数,结合哈尔滨客运交通结构的现状数据,分析不同单位时间价值量和出行距离条件下,各种出行方式分担率的变化情况, […]

小学礼仪教材中公共礼仪教育研究 11月28日

【摘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伴随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价值观念正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冲击。中国自古便有尚德尚礼的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公共礼仪是人置身公共场所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是提高社会文明,增进人际和谐的最基本要求。公共礼仪体现社会公德,是中华礼仪文化的根本,同时也是民族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公共礼仪教育是提升国民素养的最基本途 […]

抗倒伏和抗稻瘟病或抗褐飞虱水稻恢复系的创建 11月28日

【摘要】倒伏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一大因素,倒伏会提高收获难度,影响稻米品质,因此育种中有必要加强对抗倒伏的研究。稻瘟病是危害极大的一种水稻真菌病害,近年来在我国主要稻区大面积成灾,直接威胁粮食安全。褐飞虱是危害我国水稻生产的一种重要的害虫,70年代以来褐飞虱曾多次爆发,其中2005、2006、2007年褐飞虱又连续3年大发生,给当前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实践证明,多抗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利用是经济有效 […]

变迁的眼光—欧美学界对非洲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10月30日

【摘要】西方学界对非洲艺术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人类学家最初关注这一领域,并以不同的理论方法,尤其是功能论、象征—结构论和历史特殊论,来进行解读,他们的根本目标在于关注社会或文化结构,而且对后来的非洲艺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艺术界学者才真正研究非洲艺术,尽管20世纪初期非洲雕刻的形式已经被西方现代艺术界广泛欣赏和接受。非洲艺术研究进入艺术史的视野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从不被接 […]

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 10月23日

【摘要】瘢痕(Scar)是机体创伤愈合的必然产物。病理性瘢痕由于瘢痕增生过度,从而引起外形和(或)功能异常。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是临床最常见的病理性瘢痕之一,造成患者外观畸形和功能异常,给患者身体及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治疗后易复发等特点,当前尚无较好的防治手段。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是多环节、多阶段的一个复杂过程,包括凝血、早期炎症、晚期炎 […]

牛心朴子对动物体组织生物化学及血液学影响的研究 10月23日

【摘要】牛心朴子属萝藦科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牧区。作为中草药,临床上主要用于抗炎。其活性成分包括半边莲属碱或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多醣、萜烯、脂肪酸、磷脂(类)、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其中生物碱类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并且牛心朴子中已明确的生物碱有13种。本研究对牛心朴子中生物碱类粗提物进行了提取,并对其方法进行了探讨;就牛心朴子全草粉碎物不同剂量(12.5%、25%和50%饲料)对家兔的毒性进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