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绞股蓝复方降糖、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09月10日

【摘要】目的:高脂血症是一种以血浆中脂质成分异常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病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它也是引起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糖尿病是由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在全球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涉入度对长沙市民森林游憩产品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 09月02日

【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只是为了温饱而奋斗,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交通工具的方便快捷,旅游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旅游交通、信息、食宿、森林游憩区、接待、娱乐等服务也稳步前进。这样的环境中,森林游憩业开始发展起来。森林游憩业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业,森林旅游在国际上己经是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形式,我国的森林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本地居民双休日郊游和体 […]

南宋后期相士与士人交游及诗歌研究 09月02日

【摘要】“宋代虽云崇儒,并容释道,而信仰本根,夙在巫鬼”①,相术算命在宋代社会的广泛流行,相士在宋人生活中的普遍存在,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浓厚的文化意蕴,因此这一现象也不可避免的在诗歌中得到体现,宋诗中就有不少士人赠与相士的诗歌,尤其集中在南宋后期。绪论部分,一是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而得出选题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对“十”与“相十”做界定,以明确研究对象和研 […]

人工模拟体液中Ti,Ti-6Al-4V合金和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缝隙腐蚀行为(英文) 09月02日

【摘要】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工业纯钛、Ti-6Al-4V合金和Ti-NiSMA在Ringer’s人工模拟体液中缝隙腐蚀行为。Ringer’s人工体液中恒电位400mV的试验结果表明,工业纯钛、Ti-6Al-4V合金和Ti-NiSMA缝隙试样均发生缝隙腐蚀,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缝隙腐蚀倾向加剧。在Ringer’s人工模拟体液中Ti-6Al-4V合金的腐蚀电位较正,反应电阻增大,阳极极化性能优于工业纯 […]

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引起的地表变形及掘进控制技术研究 08月30日

【摘要】论文依托北京地铁14号线10.22m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长距离掘进控制工程实例,借鉴已有盾构控制技术进行快速施工创新,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紧密结合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提出了大直径盾构机快速掘进及管片配制安装产生地表变形沉降规律及关键控制技术,实现了月掘进平均492m,最快641m/月的最高水平。研究将有利于促进北京地铁从“双洞双线”转向“单洞双线”线路敷设方式的转变和 […]

电针与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比研究 07月27日

【摘要】目的:比较电针和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纳入标准的108例病人按照简单随机、单盲法分为电针组38例,温针组36例,普通针刺组34例。经过2周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及体征、JOA下腰痛量表、简式Mcqill疼痛量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及体征、JOA下腰痛量表、简式Mcqill疼痛 […]

平面共轭大分子苝二酰亚胺/酞菁类化合物的结构修饰与聚集体性质的研究 07月14日

【摘要】茈二酰亚胺(Perylenetetracarboxylicaciddiimide,简称PDI)类衍生物具有优异的热和光化学稳定性,对可见区的光有很强的吸收。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光物理和光化学性质的有机光电材料。在太阳能转化、电致发光、以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对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满足PDI化合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对其结构进行化 […]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丙酮和二氧化硫的研究 07月14日

【摘要】随着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活性炭(ActivatedCarbon)吸附净化气态污染物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环保人士所研究。尽管诸多研究显示对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和二氧化硫的控制工艺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在活性炭吸附微尺度分析理论对吸附作用影响机理研究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活性炭为吸附剂,以丙酮为代表的VOCs和以二氧化硫(S02) […]

人冠状病毒NL63中国株全基因组的测序与感染性克隆构建 06月22日

【摘要】人冠状病毒NL63(HumancoronavirusNL63,HCoV-NL63)2004年首次从荷兰被分离鉴定。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该病毒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流行,呈全球性分布。该病毒主要感染婴幼儿及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的成人,既能感染上呼吸道,引起发热、咳嗽、喉炎等普通感冒症状,又能感染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也有研究报道,该病毒感染与川崎病的发生相关。HCoV-N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