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隙非饱和渗流及摩擦滑动特性研究 10月10日
【摘要】裂隙非饱和渗流及摩擦滑动特性研究属基础性研究,同时其研究成果又能应用于工程建设、油气开采、地热开发和地震预警等领域。裂隙非饱和渗流和摩擦滑动特性研究的关键在于精确试验系统的搭建和高仿真数值模型的建立。本文以粗糙裂隙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试验和物模试验研究裂隙的非饱和渗流以及摩擦滑动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1、通过分形理论构建粗糙裂隙面,错距合并两分形裂隙面并调整得到一定开度分布 […]
激子复合区变化对OLED磁效应的影响 09月23日
【摘要】在不含任何磁性材料的有机光电器件中,其电流和发光强度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被称为有机磁效应(MC和MEL)。这一现象一经被发现,便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特别是Nguyen等人在室温下发现器件的MC和MEL的值分别高达到26%和57%,进一步激起了人们就对有机磁效应的研究热情。这一结果不仅使研究人员看到了这一特殊磁效应的理论研究价值,而且也让人们看到了有机磁存贮器的应用前景及 […]
利用低值蛋白原料制备水溶性蛋白粉的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09月23日
【摘要】近年来,三文鱼制品的销量节节攀升,随之而来,其加工副产物的处理也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豆粕中营养成分丰富多样,但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制约了其应用范围。本文以三文鱼加工副产物和豆粕作为实验原料,使用固态发酵法降解其蛋白质为可溶性的,再进一步加工为蛋白粉。首先,采用国标法对三文鱼加工副产物和豆粕进行了营养成分的测定,其中三文鱼加工副产物中含水分67.27%、灰分0.36%、粗蛋白21.55%、粗脂 […]
焊接技术在轨道客车制造行业的推广应用 09月23日
【摘要】焊接技术是轨道客车制造行业中最重要的技术加工方法,对轨道客车工艺水平的提升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中国轨道客车产业的飞速发展,也为焊接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应用市场,激光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激光MIG复合焊接技术等高效焊接新技术的应用也将轨道车辆焊接技术推向了新的时代。文中介绍了轨道车辆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先进的焊接技术在轨道客车中的应用,以及轨道客车制造行业焊接技术装备在自动化、柔性 […]
基于WSN的定位跟踪关键技术研究 09月20日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节点定位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信息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诸多应用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论文面向大型建筑室内外定位、导航服务的实际应用需求,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自身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调研和分析已有的各种定位算法的基础上,从非测距定位方法、测距定位方法和移动节点的跟踪算法三个方面分别 […]
纳米阵列超疏水特性及有机硅涂层疏冰性研究 09月20日
【摘要】根据Cassie润湿理论可推定固-液接触面积的比例是决定粗糙固体表面能否具有超疏水性质主要因素,而表面的化学性质则为次要因素。为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这一推论,本研究利用了阳极氧化铝模板灌注法制备了高分子纳米管阵列表面,该表面具有极低的固-空比和单一的尺度。通过溶胶-凝胶浸渍的方法对纳米管阵列进行修饰,经SEM、XPS表征,验证了基于相同纳米管阵列构造且具有低、中、高表面能的表面的真实性,三种 […]
全麦鲜湿面褐变机制及品质改良的研究 09月06日
【摘要】全谷物食品已成为目前流行的回归自然的健康食品。全麦食品是健康谷物食品中以全麦面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其中,全麦鲜湿面不仅迎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还能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但是,褐变一直是影响全麦鲜湿面产业化生产的技术瓶颈。如何抑制全麦鲜湿面褐变的发生,对于提高全麦鲜湿面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全麦鲜湿面中麦麸的存在,必然导致质构和感官品质的下降。因此,研究全麦鲜湿 […]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融合促进肺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08月02日
【摘要】背景: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仍然是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死亡率最高的疾病。癌症进展过程中的致命步骤就是肿瘤细胞获得了异常的分子调控机制,从而导致肿瘤转移。然而,肿瘤细胞如何获得这些异常的分子调控,其具体机制目前仍未阐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被认为是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此过程中,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获得间质细 […]
具有退化平衡点的微分方程的可约化性 07月24日
【摘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三位著名数学家Kolmogorov[59],Arnold[1]和Moser[29]建立起来的经典KAM理论是哈密顿系统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使人们能够以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哈密顿系统。建立在2n维光滑辛流形上的经典KAM理论断言,在Kolmogorov非退化性条件下,可积系统的大多数非共振不变环面在小的摄动下保持下来。在Poincare的博士论文中,他提出化 […]
宿主树突状细胞在器官移植中的来源与功能 07月24日
【摘要】摘要:[目的]以前,人们认为由供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介导的直接抗原识别途径在器官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中拥有主导地位;然而,近来的研究却表明宿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介导的间接抗原识别途径在急性排斥反应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供体树突状细胞存在于移植器官中,并且会被宿主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所代替。然而,这些组织定植的宿主树突状细胞的来源与功能却未被揭示。[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和双光子活体显微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