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许人对外责任研究 03月21日
【摘要】为规范我国商业特许经营的行为,针对商业特许经营无形资产输出的模式、考虑到社会公众对商业特许经营了解的不充分、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我国先后颁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然而,遗憾的是两个法规都只规定了特许人与被特许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就二者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特许经营中特许人与被特许人在营业中必然要和第三人发生一定的民事法律关系, […]
网络链接引发的商标侵权法律责任研究 07月07日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链接技术的发展,网络链接所引发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层出不穷,千变万化。法律的制定因其固有的滞后性让我们对此类新出现的问题常常感到无所适从。随着网络链接引发商标侵权案例的不断增多,如何界定其行为的合法性和确定其侵权法律责任的承担标准逐渐成为目前司法实务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商标权发展现状的分析,同时结合网络链接和现行商标法的基础理论,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立法,对其可 […]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05月23日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广泛应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迅速的服务,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网络聊天、网上浏览信息、网络搜索引擎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日益增多,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侵权问题,比如利用“人肉搜索”侵害当事人的隐私权、利用网络平台随意公布他人隐私等,这些行为 […]
论我国专利默示许可规则的构建 03月22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商品贸易的流通性的不断增强,我国的专利相关的交易也越来越多。从1984年专利法立法至今,我国的专利理论和法律实践日渐丰富,各类专利案件也层出不穷,尽管我国的专利法已历经三次修订,但鉴于法律的滞后性、稳定性以及法律实践中的复杂性,现有的专利法律法规仍不能满足审判的需要。其中之一就是专利默示许可相关立法的空缺。专利默示许可,作为一种侵权抗辩 […]
论美国侵权法上的“特殊关系” 12月03日
【摘要】随着人们之间接触的日益频繁化以及社会风险的日渐加大,出现了一些新型的不作为侵权案件。但我国现有法律没有对这些情况作出明确的规定,从而导致了不同的法院甚或同一法院对相类似的案件作出不同判决的情形。要使行为人承担不作为责任,首先要确定的是其存在作为义务。而我国现有作为义务来源已经无法满足司法实践的需求,所以有必要对作为义务来源进行扩张。美国侵权法上的特殊关系理论为我们指明了一条道路,该理论成为 […]
美国侵权法上故意导致精神痛苦研究 11月30日
【摘要】美国侵权法上故意导致精神痛苦(IntentionalInflictionofEmotionalDistress),是故意导致他人严重精神损害伴随或者不伴随身体伤害的侵权行为,美国侵权法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侵权行为加以规定。在界定IntentionalInflictionofEmotionalDistress这个概念时,国内学者进行了探讨,但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笔者认为适用故意导致精神痛苦最 […]
对未成年受害者适用“过失相抵”制度的研究 11月29日
【摘要】自我国《民法通则》第131条发展到《侵权责任法》第26条,我国就“过失相抵”制度的立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我国关于“过失相抵”制度的立法规定并不够全面:很多国家都将“未成年受害者”适用“过失相抵“制度作为单独一个部分进行规定,而我国《侵权责任法》仍未涉及,可以说是与世界立法及我国司法实践脱轨,实有研究的必要。因此,选择这一课题,可以从未成年受害者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和完善我国的“过失相抵” […]
声音商标法律问题研究 01月24日
【摘要】人类生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进步的,其中商业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最为密切。以前商标给我们的印象莫过于可以看见的图形、文字或字母及数字的组合,但是,商标应该是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而随之进步的。从静态到动态,从视觉到听觉,甚至出现嗅觉和味觉等其他感官需求的商标。其中,以听觉形式的声音标记,给消费者带来的震撼最为强烈。因为它不仅能像静态的可视性商标一样起到标识商品的象征性作用,同时也因为它能够让 […]
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06月05日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由于个人信息具有一定的财产属性,通过各种非法手段收集、贩卖他人信息从中牟利的案例比比皆是,这样的行为不仅会对信息主体的权利带来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秩序和公众利益。在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己经出台了相关法律对其进行保护,其中以美国的隐私权为中心的分散立法模式和德国的信息自决权 […]
流浪动物致害责任主体研究 02月15日
【摘要】随着动物在社会生活中角色定位的转变,宠物数量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随意抛弃饲养动物的现象非常普遍,饲养动物逃逸、走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流浪动物群体的扩大致使流浪动物致害事件数量大幅上升,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2条具有的警示、阻吓和引导作用显然不能使受害人得到切实救济,因而确定流浪动物致害责任主体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对该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分析,试图对流浪动物致害责任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