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前鳞虫赋研究 11月29日
【摘要】本文拟以元代以前的鳞虫赋作为研究对象,对鳞虫赋进行追根溯源,探寻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发现其每个时期的特点,分析其文化意蕴与艺术特色。分为以下三章:第一章:追溯鳞虫赋的源头,探讨其发展嬗变。溯其源流,鳞虫赋深受《诗经》、《楚辞》及诸子散文的影响,荀子的《蚕赋》标志着鳞虫赋的产生。两汉的鳞虫赋创作较少,而自魏晋南北朝始则蔚然可观。魏晋鳞虫赋宗情,循声得貌,文采斐然。唐代鳞虫赋众体兼备,律赋为尊, […]
马克思幸福观的思想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03月18日
【摘要】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于幸福内涵的探索是古往今来哲学家不懈努力完成的课题。在幸福研究之门开启以来,经历了古希腊以德性、灵魂、至善为主题的幸福观的研究,中世纪的幸福观则是以神学为标准的上帝神灵幸福观。直到近代,幸福观归于了理性。幸福观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本文通过马克思幸福观从萌芽、建构、发展到成熟的逻辑进程的考察,来分析马克思幸福观的实现途径。马克思的幸福观是以人的自由全 […]
中国当代美学视野下吕荧美学观点研究 08月22日
【摘要】吕荧以其独树一帜的美学观点,在当代中国美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重新阐释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观点来解决美学问题。今天重新审视吕荧的美学观点不能定格在主观派的认识上,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吕荧的美学观点也凸显出现实的意义。吕荧美学观点的独特性表现在从本质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个方面来阐释他的美学观点,因而相比当时其他美学研究方式,显示出独特的视角。吕荧的美学观 […]
莫言文艺思想研究 06月03日
【摘要】莫言的文艺思想主要表现为对其作品的自我反思、阐释和评价,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文艺学意义,从而构成理解莫言、理解当代文艺学的一个入口。莫言是从齐鲁民间成长起来的作家,他的童年生活,饱受饥饿和孤独之苦,也深受齐鲁乡村苦难文化的滋养。苦难压迫人,也塑造人和成就人,这些苦难在潜移默化中钻入莫言的作品,变幻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走进读者视野。长大成人以后,支持莫言写作的就是一个朴素的愿望——“作为农民写 […]
国际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概念探析 04月08日
【摘要】1977年《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的协定范本》在第10条、11条以及12条有关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中第一次引入了“受益所有人”概念,其后范本的修订版都沿袭了这一用语,但并没有对其下定义。随后各国签订的大部分税收协定中也都使用了“受益所有人”的概念,但也没有对这一条约用语作出明确的定义。根据《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征税的协定范本》的规定,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即可以获得税收优惠, […]
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研究 03月28日
【摘要】丰子恺作为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学贯中西的美学家、教育家,其美学成就与美育贡献并没有被完全挖掘。本文以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为研究对象,梳理其整体面貌、特点、内涵、目标、途径等,探讨总结其学术和实践意义。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总结与分析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的研究现状,交代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本文拟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从丰子恺的生平与思想出发,对丰子恺儿童艺术美育理论的整体面貌及特 […]
蒋韵的精神原乡研究 12月07日
【摘要】本文主要对作家蒋韵的精神原乡进行分析。绪论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目前学术界对蒋韵作品的研究现状,包括对蒋韵的精神原乡这一主题的研究情况。第二部分对精神原乡进行定义。第一章“蒋韵对故乡的复杂心态及其精神原乡”主要对蒋韵其人其作进行介绍、剖析蒋韵对其故乡开封和太原(包括蒋韵母亲的家乡洛阳)的复杂心态、并阐释这种心态和精神原乡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蒋韵精神原乡的构造和形态”从“山林”、“女人 […]
庾信的隐逸思想研究 09月02日
【摘要】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又是文学发展史上的承先启后者。南北朝之后,有关庾信人格评价、诗赋内涵等方面的讨论就持续不断。目前学术界的庾信思想研究集中在乡关之思等热点上,对其隐逸思想缺乏足够的重视。庾信之所以有出类拔萃的文学实绩,与其“历仕数朝”是分不开的,但正因为诗人曲折的人生经历,造就了庾信思想的复杂性,其中,出世慕隐的思想就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庾信有隐逸思想,并创作出大量隐逸诗赋,这些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