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 03月12日

【摘要】关于单位犯罪的刑事诉讼程序,现行刑事诉讼法与刑法存在极大的不协调性。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都是针对自然人犯罪而设立的,是追究自然人犯罪案件的诉讼程序,尽管其中的许多规定可以适用于单位犯罪案件,但由于单位犯罪有着不同于自然人犯罪的特点,在实际追究犯罪单位的刑事责任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对犯罪单位刑事责任的追究。为此,加强对单位犯罪的研究并使之逐渐完善就显得非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我国单位犯罪立法模式评判 05月16日

【摘要】我国单位犯罪制度的确立始于97年刑法,立法以总则加分则的形式对单位犯罪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以及对单位犯罪的理论探究不够深入,立法对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成立范围、刑罚处罚等方面的规定存在不明确、不合理之处,导致了诸多理论问题及司法实践问题。因此,本文以立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为基础,界定我国单位犯罪的立法模式,分析我国单位犯罪立法模式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难题,并提出我国单位犯 […]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及法定刑问题研究 05月10日

【摘要】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1997年《刑法》中新增加的若干单位犯罪之一,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因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行为,本罪是只处罚直接责任人员的典型的代罚制的单位犯罪。学理界与司法实务界,在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主体范围的界定、代罚制惩罚依据与法定刑的适用等诸多方面存在诸多争论,人们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并 […]

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问题研究 11月17日

【摘要】本文以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为研究对象,以单位犯罪中单位主体与单位成员承担刑事责任依据为理论支撑,并结合案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即实在的个人行为与拟制的单位行为,实在的受刑主体——个人与拟制的受刑主体——单位,共同构成刑罚责难的主体。对于单位主体实施自然人犯罪,理论的最终出路还是依赖于刑法典的修订上,通过修法的方式全面确立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的二元立法模式,将只能由自然人自身身体动静完成 […]

单位犯罪立法模式比较研究 04月22日

【摘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使得单位犯罪种类和数量增多成为一种必然现象,打击和抑制单位犯罪的必要性越来越显著。我国刑法采取总则和分则结合的方式对单位犯罪进行了规制,分则规定了150个单位犯罪的罪名,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涉及单位犯罪的判决却不多,刑法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在实践中的适用率很低,这种情况主要是由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成立条件和处罚方式的立法模式不合理导致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美国、英国、德国、 […]

单位犯罪的现状与反思 06月08日

【摘要】单位能否实施犯罪?单位是否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对于上述问题,在我国刑法理论上经历了否定说占据通说地位的时期、否定说与肯定说互相僵持不下的时期以及现在的肯定单位能够实施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时期。我国’97刑法明确规定了单位犯罪的概念及其处罚措施:第30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第31条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