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煜生案”与民国时期新闻法制建设 01月21日

【摘要】本论文以发生在1933年江苏省镇江市的国民党当局无情残害新闻界人士的“刘煜生案”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对案件做完整的叙述和详细的分析。通过层层分析,逐步厘清和展示当时新闻法制与新闻界之间的种种矛盾,进而探析民国时期新闻法制的实质,为我们当下新闻法制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本论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一方面,以“史”为线索,通过史料的举证对刘煜生案的经过进行梳理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南京国民政府的抚恤褒扬制度 10月25日

【摘要】抚恤褒扬制度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是政府针对为国家和民族做出巨大牺牲的人而设立的,主要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方面的内容。我国关于抚恤褒扬制度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自此后各朝各代都通过文字、碑帖等方式流传给后人关于抚恤褒扬的史料记载,我国古代的抚恤褒扬的对象主要是阵亡或者受伤的将士及其家属,主要的抚恤褒扬方式为安葬阵亡将士,奖励军功以提高社会地位等。抚恤褒扬制度发展到民国 […]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法规制定与影响研究(1928-1937) 10月19日

【摘要】中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一个教育大国。教育在发展民族文化,促进国家富强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虽然历代政府对教育的发展,也制定了一些教育政策与制度,但是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法规体系,成效也十分有限。中华民国建立以后,随着法学学说及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也逐步走上了一条实现国家现代化、法制化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立高等教育就学援助研究 02月06日

【摘要】中国的新式高等教育历经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的发展,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无论是学制、学科设置,还是学校的管理和运作等各方面都已经基本成熟趋于稳定。但是作为高等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就学援助,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却历经变化,不断调整。从长时段对公立高等教育就学援助做整体研究,探究这一时期公立高等教育就学援助变化的原因,认识其发展的规律、落实中各方面的互动关系及实施效果,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就学援助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浙江省救济院研究 05月14日

【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内政部于1928年公布《各地方救济院规则》,要求全国各地设立救济院,救济院由此成为民国时期设立较为普遍、运行较为规范的社会保障机构之一。救济院的出现,与民生凋敝的社会现状和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衰败有关,也是近代社会保障思想发展的体现。救济院在短期内于浙江各地得到普遍设置,作为政府举办的新式社会保障机构,救济院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救济内容丰富、经费来源多样,资金管理方面也趋 […]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农村信用合作社研究 07月31日

【摘要】信用合作社作为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农村合作运动的主要形式,是新式借贷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连接银行和农民借贷之间的纽带,是乡村借贷中的重要一环。因此,与广大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对信用合作社的研究已经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涌现出大批学者,著述论著颇丰。然而信用合作社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性。其中对西北地区信用合作社的研究关注较少,且缺乏系统性。本文以民国时期西北陕甘宁青地区为背景,采用 […]

南京国民政府社团法制研究 06月06日

【摘要】在中国近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社团不仅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指标,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整合渠道。及至清末,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加速转型,新式社团发展迅猛,并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了对新式社团形成制度性规范,自清末以来,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社团法制建设。以南京国民政府社团法制为主题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希望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社团法制的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