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莽山三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及大量养分的影响 06月15日

【摘要】森林凋落物是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来源,由林木产生并归还到地面,在植被-土壤系统中调节物质能量循环,维持土壤肥力和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凋落物将森林地上和地下部分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维持土壤正常功能的发挥。凋落物分解是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是沟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桥梁和纽带。本文以莽山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大围山典型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05月30日

【摘要】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源、汇、库的作用,森林土壤碳储量及空间分布已成为全球有机碳循环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选取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常绿阔叶林、人工杉木林、落叶阔叶林、草灌群落等不同植被群落下的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现场调查植被群落组成,按10cm一层现场采集各层环刀样品和土壤样品,测定基本理化性状,探 […]

吉林西部水稻生长期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10月30日

【摘要】由于人为、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CO2、CH4等温室气体排放使气候逐渐变暖已成为全球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全球变暖会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气候变暖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作为CO2的源和汇,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着全球碳循环及碳平衡,而包括有机碳库与无机碳库在内的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深刻的影响。已有对土壤碳库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森林、草地等生态系统,对 […]

祁连山东缘高寒草甸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 10月30日

【摘要】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主要的生态系统,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有机碳变化与生态系统本身、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本文以祁连山东北缘牧区典型高寒草甸为例,通过样带观测选择、野外采样和室内化学分析,开展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颗粒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研究,为高寒草甸区草原放牧和土地利用等提供科学建议。本研究的初步结论如下:1.高寒草甸牧 […]

侵蚀退化红壤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机制的演变 12月25日

【摘要】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侵蚀退化山地为研究区,选择侵蚀裸地、马尾松林、混交林以及次生林组成生态恢复序列,通过密度法、大小法和酸水解法对团聚体进行分离和处理。重点研究了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储量及团聚体内碳组分与土层、粒径大小以及林地的相互关系。以上研究表明:(1)经过湿筛分离后,各团聚体含量排序由高到低大致依次为>2mmm、2-0.25mm、0.25-0.053mm、<0.05 […]

红壤侵蚀退化地生态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有机碳库动态 08月29日

【摘要】本研究以红壤侵蚀退化地人工恢复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生态系统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RothC26.3模拟了侵蚀退化地马尾松恢复过程中林地表层(0-20cm)土壤总有机碳库以及碳库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碳吸存速率、碳汇效益以及固碳潜力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160年间气候变化下马尾松生态系统林地表层土壤碳库的动态变化。主要结果如下:1)RothC2 […]

不同恢复措施对退化羊草(Leymus chinensis)草原影响研究 03月07日

【摘要】长期人为干扰造成草原出现广泛、严重的退化,由此带来恶劣的生产和生态后果。为此人们采取了多种恢复改良措施,包括自然恢复和农业措施(耙地、浅耕翻、灌溉、施肥等),不同的措施都发挥了积极的效果。但过往的研究都集中于单一因素效果的研究,本实验则首次将多种措施相结合,设计了切根+灌溉+施肥、切根+灌溉、切根+施肥、切根、浅耕翻以及对照六种处理。此外本实验不仅研究不同恢复措施下群落产量和群落结构的恢复 […]

有机和常规种植模式下土壤腐殖质特性研究 08月18日

【摘要】目前,全球变暖是环境热点问题之一,低碳经济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机种植模式是实现农业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固碳的特性和潜力不一样,具体表现在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特性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有机农场的定位研究,比较常规和有机种植模式下土壤特性和腐殖质特性动态变化的差异,并进一步从团聚体的角度来观测有机碳和腐殖质在土壤各粒级间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机种植模式下不同的投入品对 […]

黄土高原羊圈沟小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土壤有机碳效应研究 05月12日

【摘要】在全球碳循环以及全球环境变化中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准确估算土壤碳库储量对正确评价土壤的作用有重要意义。较为活跃的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动态变化,对于全球碳循环和土壤质量演变具有重要作用,是土壤碳储量估算的关键因素。空间插值模型作为将离散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点状信息转换为面状连续信息的有力工具,可以表征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可利用有限的采样点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土壤空间属性信息进行预测。空间插值方法中 […]

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土壤剖面有机碳的分布估计研究 08月28日

【摘要】土壤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支撑着所有微生物和陆地生物生命循环和维持人类的生存发展。对土壤的深入研究也就成为人类长期的必修课。其中土壤属性的研究对于土壤的不同发生层、土壤制图以及土壤的分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土壤属性分析方法虽然精确度较高,但是存在着费时、费力等不足的地方。而土壤光谱分析技术优于传统分析技术的方面就在于无破坏、低成本、速度快同时还可以反演多种土壤属性等,光谱成像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