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报道的两种叙事模式 03月07日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诸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自2011年起,我国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了公众的日常生活,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类媒体对雾霾事件的关注和报道为大众了解雾霾天气资讯、获取雾霾成因与应对知识、参与雾霾控制和治理的活动提供 […]
《人民日报》(1984~2014)残奥会报道研究 06月11日
【摘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一直是我国政府广发关注的问题。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党报对报道残疾人奥运会的报道,一方面可以彰显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关注,另有一方面,通过对残疾人在残奥会中用于挑战自我、敢于拼搏精神的报道,从而传递出新的、敢于拼搏的形象,不同于以往将残疾人作为弱势群体的刻板印象。以引导更多的残疾人积极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此外,在传播效果上,党报自身的引导力和号召力也给了残疾人奥运会 […]
西湖诗词文化信息汉英翻译问题与对策 07月31日
【摘要】杭州西湖诗性文化集中表现在历代诗人学者造访、寓居西湖时所创作的大量西湖诗词中。这些诗词集中反映了该区域包括物质文明、风土人情、宗教哲学在内的独特地域文化。提高西湖诗词文化信息英译的质量,有助于向世界各国人士展示西湖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杭州的文化大市形象。本文以框架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西湖诗词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传递,发现其中存在的翻译不当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基于大量实例分析,本文发现西 […]
6·7厦门公交车案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11月16日
【摘要】面对同样的突发灾难事件,媒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本文选取了厦门日报社旗下的,《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以及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南方都市报》关于厦门6·7公交车案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新闻主题、消息来源、报道方式、报道立场四个方面对三份报纸进行数据统计,量化对比分析三份报纸对于本次事故的报道策略,并提出报道的问题以及建议。本文共分为7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以 […]
从框架理论分析基于云的翻译模式 04月15日
【摘要】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框架理论视角分析基于云的翻译模式。尽管框架理论的研究成果已经逐步被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然而将框架理论应用到机器翻译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认知语言学认为,框架是储存在人们记忆中用来表达,客观现实的知识系统。人们主要依靠自身的认知框架实现语言信息的传递与理解。因此,翻译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认知的过程,即人们在这一过程中寻找适当的语言表达从而激活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框架。但是不同 […]
从形象到政策调整 08月28日
【摘要】作为政治演讲的一种,就职演说既是政治家的华丽誓言,也是表达新领导人政策取向的一种宣誓。而在众多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之中,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即第43和44届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凭借其极具逻辑性,说服性和煽动性的演讲不仅赢得了美国广大民众的支持和两届美国总统竞选,也为政治演讲树立了一个难以超越的典范。近年来语言学界掀起了一股对奥巴马就职演说研究的热潮,语言学研究者们分别从文体学、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