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教育家郭淑珍声乐贡献研究 03月13日
【摘要】郭淑珍,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对我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主要对郭淑珍各个时期,在声乐事业的各个领域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郭淑珍本人的成长经历进行深入研究,从童年时代的喜爱,到青年的时代考入北平艺专,再到被公派出国留学,郭淑珍如今能取得很大的成就跟这些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从郭淑珍小时候受到家庭的熏陶,青少年时期所接收的专门学校音乐教育,到出国留学后徜徉在音乐世界 […]
普契尼歌剧中女高音咏叹调的艺术特色 07月25日
【摘要】贾科莫·普契尼(GiacomoPuccini),生于1858年,卒于1924年,意大利传统歌剧最为杰出的作曲家。19世纪末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创作特点是具有晚期浪漫主义特点的真实主义歌剧,主张真实生动的艺术表达,剧情以现实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人物多描写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一时期的歌剧创作十分的繁荣。普契尼的歌剧创作受法国自然主义与意大利真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在他的许多歌剧作品中洋溢着意大利传 […]
歌剧《图兰朵》四个演出版本的音乐美学分析 09月21日
【摘要】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大师贾科莫·普契尼的最后一部作品《图兰朵》,因其中国化的故事风格而在歌剧作品中独树一帜,自首演以来,涌现出了众多的演出版本,本文选取了首演、大都会版、紫禁城版、鸟巢版四个版本进行了比较和探讨。分别从音乐美学,舞台美术,音乐学,演员组织等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分别从美学方法、审美体验、音乐风格的角度探讨每一次上演的进步性和创造性。重点对于中国版本改编之中的特殊美学方法的提炼,证 […]
《麦克白》:威尔第与莎士比亚 10月31日
【摘要】歌剧《麦克白》是音乐-文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产物。它的特殊性在于其材料来源之间的年代跨度达数百年之久,它的戏剧文本以及音乐文本实际上植根于十六世纪和十九世纪这两个迥异的历史时期。也正因为如此,这部歌剧杂糅了戏剧本体和音乐本体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下特有的时代因素。虽然作曲家严格把关,力图让戏剧服装、布景道具都保持公元十一世纪苏格兰的本来面貌,但他的艺术立场和审美倾向还是让这部歌剧打上了十九世 […]
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报告 10月31日
【摘要】本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的整体构思为主要线索,详细地介绍音乐会的曲目,分析其音乐风格和演唱技巧。毕业音乐会由两部分组成:中国作品包括:一首古典诗词,一首地方民歌,一首电影插曲,一首近现代创作歌曲,两首中国歌剧选段;外国作品包括:三首不同语言的艺术歌曲,三首歌剧选段的基础上进行演绎,充分展现它们的内涵。本人是根据自己的声部及音色特点,挑选的这些作品。该毕业音乐会设计共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人 […]
从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看普契尼对人物情感处理 05月26日
【摘要】在现代看来,了解歌剧并且喜爱歌剧的队伍已然越发的庞大和壮观,然而很多美声唱法的学习者却只停留在对歌剧中所非常熟悉的咏叹调的二度创作中,歌剧中除了有着耳熟能详的咏叹调以外,还有很多重唱作品是非常可以打动人心的。本文通过对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男女二重唱《啊,多么可爱的人》的演唱及学习体会,展开了一定的论述。通过对其作品的艺术特征和二度创作来分析男女二重唱的音乐特征分析及情感表达,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