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至实之理,于圣经明心 03月22日
【摘要】魏了翁,字华父,号鹤山先生,四川邛州蒲江人,南宋中后期理学大家,与真德秀并称“真魏”,双峰并峙,一时瑜亮。魏了翁一生极力弘扬理学,为周敦颐和二程讨封谥号,大力表彰其功绩。嘉定十三年(1220年),宁宗赐周敦颐谥号“元”、程颢谥号“纯”、程颐谥号“正”,至此,三人的理学宗师地位正式被官方认可,而这也是魏了翁在理学道统方面的至大功绩。除政治生涯外,魏了翁在学术上也颇具建树。他服膺朱熹的理学,自 […]
福泽谕吉儒学思想论 12月27日
【摘要】日本一万日元上面的人物是福泽谕吉。由此可见,在日本,福泽谕吉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人物。福泽谕吉是日本幕末、明治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庆应义塾的创立者。被评为“近代日本最大的精神指导者”。享誉全世界。19世纪60年代以后,福泽谕吉认识到“日本的文明落后于西洋”的严酷现实,主张为维护日本国家的独立,必须做到每一个国民的独立,即:“一身独立则一国独立”。于是开始积极地引入所谓的的西方文明,并且 […]
论南宋李迪及其《枫鹰雉鸡图》 07月28日
【摘要】宋明理学,批判地吸收了佛学玄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道家关于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思考人在宇宙间的位置和意义,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逐步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宋明理学也反映了宋时期的忧患意识、承担精神、理性主义和求真务实的人文追求。继五代之后,北宋设立“翰林图画院”,北宋继承了五代西蜀和南唐的旧制,建国之初,便在宫廷里设立翰林书画院,对宋代绘画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培养和 […]
明末清初人情小说的“情”与“理” 03月14日
【摘要】《金瓶梅》出现以后,掀起了人情小说写作的高潮。小说从以往写神魔、历史及英雄传奇的宏大格局叙事中解脱出来,转向以家庭婚恋、闾巷琐事为主的人情描写。小说中涉及人情,魏晋已露端倪;唐传奇的一些篇章,基本已具备后世人情小说写世讽世的特征。宋代“市人小说”兴盛:或讲人间男女的爱恋,或演发迹变态之故事,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这些小说直接影响了后来《金瓶梅》等人情小说的写作。明代后期,人们思想得到了极大 […]
北宋经学诠释学思想研究 11月15日
【摘要】以“理”求义是北宋经学诠释学中实现儒家经典意义变古与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论。在这一释经的方法论中,就儒家经典文本意义的提取呈现出显在的本体论诠释学思想。本文正是据守这种释经方法论中的本体论诠释学思想,以比较诗学与比较古典学为研究视域,对宋代四位学者的经学诠释学思想进行了体系化的研究。“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以“经学诠释学作为中国诠释学主脉”的研究立场,并对与本文选题具体相关的学术研究进行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