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水稻两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的构建及产量相关性状QTL定位 11月28日

【摘要】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CSSLs)是利用一系列的杂交、回交、自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来的覆盖植物基因组的一系列的近等基因系。利用遗传背景相对纯合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可以提高QTL定位的精确性。利用遗传背景相同的CSSL之间杂交,可以将不同片段上的多个优良基因快速聚合,培育出具有更多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水稻是世界上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粳稻碾米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和氮素效应研究 11月24日

【摘要】稻米品质的遗传改良和栽培调优是我国稻作科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碾米品质是指稻谷在砻谷出糙、碾米出精等碾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性,是决定稻米加工厂效益的重要指标。栽培上过高的氮素投入,以及育种中为降低垩白而选择更为狭长粒形,均对粳稻碾米品质产生的重要影响。但目前,有关粳稻碾米品质的基因型差异和氮素效应研究相对薄弱。本研究以武运粳7号、武育粳3号及其突变体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氮素运筹和氮素 […]

不同粳稻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09月03日

【摘要】长期以来,湖北省水稻主要以籼稻为主,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应对全国范围内的粮食安全问题,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籼改粳”工程。引进适宜的粳稻品种,研究其生态适应性及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粳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41个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籼稻扬两优6号为对照,选取鄂北(襄阳)、鄂中(荆门)、江汉平原(公安)3个不同生态区为试验点,进行品种筛选试验;以甬优1512、 […]

东北亚地区粳稻遗传多样性及主要株型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08月22日

【摘要】东北亚地区粳稻产量占世界稻谷总产量的7%,是世界稻谷的主产区之一。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对提高本地区的稻谷产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近些年来,新品种的遗传基础有愈发狭窄的趋势,这给东北亚地区粳稻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因此,迫切需要发掘新的种质资源,以拓宽本地区粳稻种质的遗传基础,进而培育具有生产潜力的优质抗逆新品种。本研究选用9个不同品种类型的278份粳稻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 […]

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 07月09日

【摘要】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当前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达到不可再增加的顶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