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高音歌唱家程志的演唱及教学特色研究 10月23日

【摘要】美声作为一种舶来品,至今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广泛流传了几十年,其演唱和教学的流派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例如:意念教学法、说话教学法、机理教学法等,各自都有其科学性和弊端,早期的周小燕、沈湘、林俊卿、施鸿鄂、喻宜萱、郎毓秀等声乐大家对美声的传承和发展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程志则是在汲取各家之所长,将歌唱的好的方法运用在自己的演唱和教学中的成功的典范,成就斐然,独具一格,自成一派,至今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自然之子的呼声 09月19日

【摘要】在奉理性为上帝、推崇理性教育的启蒙运动时期,作为自然之子,卢梭的思想与百科全书派显得格格不入。美育这一概念最先由席勒提出,似乎与卢梭沾不上边,但卢梭的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美育思想。面对“人性的分裂”,卢梭给予感性、情感合法的权力,主张采取自然的情感教育来塑造完善的人格,培养感性、理性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人。卢梭的美育思想散见于他的人类学、哲学、教育学、文学著作中,从其美育思想的目标、原则、方 […]

卢梭“回归自然”思想美学解读 12月27日

【摘要】法国十八世纪的思想家卢梭是一个难以定位的思想家。走近卢梭,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他所处的时代,还是我们后人,都对这一位思想家的评价褒贬不一。面对后人对他大相径庭的评价,以及他的行为与精神上的矛盾,不仅使我们困惑而迷茫,同时也让我们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卢梭的思想覆盖了许多方面,这些学说中也都渗透着美学精神,而作为启蒙运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明星,他独特的“回归自然”思想的提出,既是对当时主流思想的 […]

自然与性别的双重危机之剖析 06月25日

【摘要】作为加拿大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以及一个具有深切生态女性意识的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用自己的小说创作书写着个体对人类命运的反思。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父权制世界观,试图探寻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贬低自然与贬低女人这两种现象之间的特殊关系,倡导一种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羚羊与秧鸡》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一部生态文学作品,它生动地描写了人类在贪欲和妄想的驱动下使 […]

激进与保守的较量 12月22日

【摘要】托马斯·哈代(1840-1928)是一位作品颇丰的英国小说家和诗人,是一位连接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文学的巨人。他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世界各国学者重要的研究对象。发表于1895年的小说《无名的裘德》是他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争议最大的一部小说。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解读《无名的裘德》,分析小说中哈代对于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关注。在小说中,女性被自然化,例如淑被比喻成小 […]

罗伯特·弗洛斯特诗歌中的人生困境主题 08月12日

【摘要】罗伯特·弗洛斯特是美国20世纪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为美国文坛贡献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享有同时代的其他美国诗人所难以比拟的荣誉。他曾四次荣获普利策优秀诗歌奖,也是美国文学史上首位受邀在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的诗人。然而,长期以来弗洛斯特的诗歌并未被广大读者真正认识,绝大多数读者将其视为简单的自然诗人,而弗洛斯特的诗歌事实上看似简单,实则深邃,他的许多诗歌都表现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人生困境。本 […]

技术的内在政治性研究 12月23日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从表面看来,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高效、便利与进步。但实际上,技术早已在不经意中替代了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从一个人类的附属品变成了人类的主人。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技术背景下,美国学者兰登·温纳教授提出了“技术政治性”的理论观点,他从政治学的视角审视了技术对人类的主导性和决定性。虽然学界对于技术的政治性影响、政治性价值等问题已经给予了很大的关 […]

论郭小东小说创作的自然观 05月22日

【摘要】郭小东是一位多产作家,其硕果累累的小说创作为知青文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由于本身对自然的热爱,郭小东小说中的自然描写内蕴着作家生命的温度,具备了独异的色彩。他小说中的自然并不是僵死的布景,而是有着性格和歌哭的角色。首先,作家写出了一个人化的自然,它有着鲜活的灵魂和人性中最闪光的部分:顽强的生命力和自由的意志;其次,作家塑造了一个神化的自然,它具备了神才有的能力、神秘和气度,是高于人只能为 […]

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01月16日

【摘要】下意识行为是一种人不自觉地行为趋向,它是一种不经意的客观行为,由人在长时间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心理作用、本能反应、心理和情感暗示等作用下而引发的。产品设计师通过对用户生理及情绪状态的了解,把握用户的内心需求,分析用户的下意识行为模式,将对下意识行为的分析结果运用于产品设计中,而这正是发现用户需求、提供设计方法、解决人机矛盾的过程。下意识行为具有非理性、内隐性、本能性、经验性、情绪性和普遍性 […]

从生态批评的三个层面看《虹》 09月23日

【摘要】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生态”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心的话题之一。《虹》作为文学经典,对其中自然、精神和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具体分析将有新的现实意义。以鲁枢元关于生态批评的自然、社会及精神生态三大方面对劳伦斯的作品《虹》进行解读,以求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由于工业技术的介入,使得人类精神与自然精神的割裂,我们要回归自然,重建精神意识,才能有效缓解生态危机,实现社会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