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功小说中的方言现象研究 12月10日
【摘要】方言承载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是构成特色文学风格的重要因素。作品中恰到好处地引入方言要素,有助于塑造更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浓厚的地域文化等。新时期以来,很多作家都有意识地在文学创作中引入方言要素,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湘籍作家,自1985年发表《文学的根》后,走上“文学寻根”的道路,发表了《爸爸爸》、《女女女》、《马桥词典》等寻根力作,在中国当代文坛占据了重要席位。作为 […]
技术垄断的辩证分析与现实对策 08月16日
【摘要】随着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技术垄断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围绕应该保护技术垄断还是反对技术垄断产生了十分激烈的争执,在特许技术垄断或限制技术垄断的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来大量的问题。随着各种问题的提出,我们逐渐意识到对技术垄断问题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包括对技术垄断本质的理解,技术垄断从法理上、从经济学上的合法合理性如何确定等。笔者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技术垄断、知识产权等技术权利方面的相关文献书籍资料, […]
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分析 04月23日
【摘要】农业“六次产业化”是由日本学者在20世纪末提出的。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实施“六次产业化”发展战略,将农业生产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并加以融合,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国与日本相比,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相关理论研究也不充分,难以为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指导。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发展、实施和效果等环节,来为我国实现农业强国提出一些参考建议。本文先介绍了日本农业“六次产业化”的产生 […]
黄土区露天煤矿排土场坡度坡向对植被盖度影响研究 12月29日
【摘要】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而露天煤矿的开采加剧了这一现象,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损毁。土地复垦作为修复受损土地生产功能及生态功能的技术手段倍受重视。如何评估全域复垦工作的成果、监测土地复垦成果是否达到《土地复垦质量标准》的要求以及指导未来土地复垦工作对于评价复垦工作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采用实地调研、模拟分析、图件叠置、比较研究等方法,获取研究区边坡坡度坡向数据、植被盖度数据、植 […]
传统的复兴与再造 09月04日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文化不断冲击传统文化。近几年来,兴起一股传统文化保护的热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南京云锦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与保护过程可以视为传统文化保护的典型案例。南京云锦经历了鼎盛到衰落再到复兴与再造的过程,表现了国家意志的渗透和传统文化自身的改造适应。国家、社会与民间各种力量互动与博弈促成了云锦这项传统文化的发展、复兴与再造。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 […]
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05月11日
【摘要】惩罚性赔偿的法律精神,最早出现在公元前的《汉谟拉比法典》中,该法典就有了相应的法条予以记述。到了近现代,惩罚性赔偿发端于英国,英国1763年的Hacklev.Money的案件,在现代意义上,这个案件使得惩罚性赔偿制度真正建立起来,在英国惩罚性赔偿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到了近现代进过了变革,变得更加的向前发展,随后惩罚性赔偿制度传入了美国。在1784年,在Genayv.Norris的案子 […]
村子里的“执客”:角色扮演与功能分析 01月15日
【摘要】“执客”是淮河流域农村地区一种特殊的民间群体。作为村庄里的精英,“执客”帮助村民们办理红白喜事、解决家庭纠纷、参与农村公共事务,为村民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不仅如此,“执客”们在主持红白喜事的仪式中,将当地的民间特色礼仪和民俗文化展现于人们的视野中,对传扬和保护乡村文化和风俗民情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徐颖村作为田野调查点,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依靠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和小型座谈 […]
试论二胡移植小提琴作品的演奏特点 09月21日
【摘要】本论文旨在通过对二胡移植小提琴作品的系统研究,提高这一类型乐曲的练习效率,使演奏者能够举一返三。主体部分将从主要技术要点和音乐的表现手段两方面着眼,通过对快速换把、滚揉、人工泛音、拨拉连奏以及旋律发展手法的理论和实例分析,排除技术障碍的同时尽可能表述西方音乐表达方式的不同,演奏出西方音乐应有的韵律美感,为二胡教学的规范化向前迈进添加助力。 【作者】王娜; 【导师】居文郁; 【作者基本信息】 […]
被动锁模光纤激光器自锁模系统及算法研究 09月21日
【摘要】在激光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如今,超短脉冲激光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被动锁模激光器是产生超短脉冲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是被动锁模激光器自身固有的稳定性不足以及每次开机都需要手动调节的问题限制了它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因此怎样能够增强被动锁模激光器的稳定性以及能够使其自动锁模时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设计的系统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自动锁模系统。它可以调整被动锁模光纤激 […]
没骨法对个人创作的启发与实践 05月29日
【摘要】自古就有的“没骨法”虽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但也是中国传统绘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虽然在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中相对薄弱,也一直坚强独立的发展与演变。没骨法,简单的说就是指不用墨线勾出物象的轮廓,而是用颜色或墨来表现物像的一种画法。强调了色彩和墨块在画面上的作用,弱化了线条对轮廓的禁锢,将色彩、墨块作为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没骨技法相传先是南朝张僧繇开创,到了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鸟画,没骨走向了它第一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