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趋化因子CCL7在口腔白斑及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03月22日

【摘要】WHO将口腔白斑归入癌前病变的范畴。而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我国口腔颌面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鳞癌局部侵袭力强,常向区域淋巴结转移,晚期容易发生远处转移。目前它的主要有效的治疗方法仍以手术切除为主,即使辅助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综合序列治疗,它的预后效果往往不佳,生存率低。因此,为了口腔鳞癌的早期预防、发现及诊断,提高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存活率,深入探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并针对性地采取 […]

【论文下载 -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读秀/超星/国研/龙源/博看等资源库】

趋化因子CXCL4、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 03月22日

【摘要】目的:研究趋化因子CXCL4及巨噬细胞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趋化因子CXCL4与巨噬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结直肠肿瘤组织为实验组,并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TNM分期分为I期、II期、III期、IV期;术中获得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灶>5cm)为对照组。通过RealtimePCR、Westernblot法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中的趋化因 […]

温阳活血通络法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05月17日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药物验证的方法观察温阳活血通络法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可靠、客观、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1.收集SSc患者临床标本,并随机分为温阳活血通络法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组(中西药治疗组)和醋酸泼尼松治疗组(西药治疗组),治疗8周后,观察其有效率、皮肤积分、关节压痛积分及安全性评定指标;2.将SSc患者和与之匹配的健康体检者,清晨空 […]

S1P_1特异性受体激动剂CYM-5442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02月18日

【摘要】第一部分CYM-5442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中的作用目的:探讨S1P1特异性受体激动剂CYM-5442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cuteGVHD,aGVHD)进程中的作用。方法:BALB/c(H2Kd)受体鼠接受750cGy全身性致死性辐照,4小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法输注1×107C57BL/6(H2Kb)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和5×106全脾细胞,建立a […]

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在骨关节炎形成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01月25日

【摘要】背景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关节疾病之一,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骨关节的慢性、退行性改变。在全世界范围内,OA的患病率居首位。在我国,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O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OA是力学和生物学因素作用下导致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降解与合成耦联失平衡所致。长期以来对于OA病因的研究侧重于生物力学的改变,因为单生物力学因素不能完全解释OA […]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ARC)在瘢痕疙瘩成因中的作用 11月25日

【摘要】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瘢痕疙瘩是一类创伤异常愈合所致的疾病,主要以纤维组织异常增殖以及胶原纤维过量沉积为主要标志,通常在创伤后持续存在,不能自行消退,且常超过原创伤范围,侵犯周围正常的皮肤组织。瘢痕疙瘩不仅会导致持续的瘙痒以及疼痛等症状,还会导致功能异常甚至畸形,严重影响外观,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生理的困扰。因此,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但由于瘢痕疙瘩形成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对 […]

RSV感染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和基质粘附功能的影响 11月21日

【摘要】目的近年来气道上皮的功能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气道上皮不仅仅是一个能隔离外界环境中微粒和气溶胶的机械屏障,还是一层粘膜免疫屏障,是对抗环境中的损伤如病毒和颗粒性物质的第一线结构性细胞防御机制。正常情况下,气道上皮主要是保持气道开放以及结构完整,从而保持局部微环境的稳态。当气道受到过敏原、病毒和物理性损伤等刺激时,气道上皮细胞既能作为靶细胞受到外源性物质的影响,也作为效应细胞,通 […]

促红素衍生肽ARA290对大鼠移植肾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11月08日

【摘要】随着器官移植领域技术的飞速发展,肾移植成功率不断提高,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有效方法。但临床肾移植过程中,移植肾在切取、灌注、保存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中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最重要的,并且在早期移植肾组织活检发现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促炎症状态有关,与移植物长期存活以及 […]

TGF-β与Th类细胞因子的“对话”在泡球蚴感染所致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10月20日

【摘要】目的:探讨TGF-p与Th类细胞因子的“对话”在泡球蚴感染所致宿主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肉眼直视下肝脏穿刺建立泡球蚴感染小鼠模型:8-10周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乙醚麻醉,实验组开腹直视下肝左叶注射0.1mL泡球蚴混悬液,丝线缝合关闭腹腔。对照组相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2、8、30、60、90、180、270、360天处死小鼠,两组均在肝左叶相同部位采 […]

核因子-κB介导小鼠ARDS中性粒细胞聚集调控机制及PDTC干预作用研究 07月06日

【摘要】研究目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本质是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众多效应细胞参与ARDS进程,而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leukocyte,PMN)是最重要的效应细胞。ARDS早期单核-巨噬细胞被激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TNF-a)、白介素-1β(inte […]